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玉龙湖社区有了“百姓御史”
北镇推进城市社区监督委员会建设,填补社区“自我监督”功能空白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城讯(通讯员 武露露 王海波 报道)前不久,在企业里做了20多年会计的韩军有了新头衔——滨城区北镇街道玉龙湖社区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她天天看社区报表、看群众来信、跑施工工地,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北镇街道积极探索建立“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区发展模式,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5+5”小区自治体系,将基层民主监督的触角伸向城市社区,越来越多像韩军一样的“百姓御史”活跃在社区楼宇之间、百姓家中、建设工地上。
  “城市社区是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基础,也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承载点,北镇街道推进城市社区监督委员会建设,是顺应城市发展需要、深化基层民主监督工作成果、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北镇街道纪工委书记李亮亮说。
  公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社区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繁多。玉龙湖社区党委书记崔丽杨介绍,玉龙湖社区承办的便民服务事项有10大类52小项,涉及居民基本生活、生产活动的主要领域。
  街道从规范组织设置上做到“有人监督”;从明确职责和工作定位上做到“有序监督”;从设定权利义务上做到“有力监督”;从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上做到“有效监督”。李亮亮在谈及监督委员会建设时说:“我们的目标是,把社区建设成为城市中的‘廉洁岛’,串岛成网,最终打造廉洁北镇。”
  据了解,监督委员会工作在街道纪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监督委员会主任由街道纪工委委员兼任,其他成员在组织推荐、自愿报名、联名推荐基础上,由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为便于开展监督工作,监督委员会下设居务公开、民主理财、民意收集等小组,通过招聘志愿者、义务监督员等充实民主监督力量。监督重点是居民自治组织活动开展情况、惠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情况等,同时做好沟通协调和意见反馈工作。
  事关群众利益,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从小区改造、工程建设,到一盏路灯、一张发票,在玉龙湖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赵洪敏看来,事关群众利益,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成立监督委员会以后,他们把监督贯穿于社区工作的始终,每笔钱为什么要花、怎么花、花了多少,全程监督并记录,每月都审核公示。
  和平、王庄、义和三个村拆迁改建完毕后,拆迁后的“三资”管理、民主决策以及重点项目的建设和投入,这些都是居民想了解的。今年8月,社区进行等额选举,选出7人成立了监督委员会,选出的委员各有优势。比如,赵洪敏是街道纪工委委员,对各类监督工作熟悉;高建刚懂工程,现在社区里正在建安置房项目,水泥标号对不对,混凝土搅拌得好不好,一眼就能辨得出。
  “小纪委”先管好自己,再去管大事管社区“两委”
  据了解,监督委员会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工作例会由监委会主任负责召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以交流丰富经验、提升效率。社区监督委员会每半年书面向街道纪工委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书面向社区党委作专题汇报;每年年终,向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全年工作情况;重大事项随时报告。主要报告对社区党务、事务、财务公开的监督情况,对社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监督情况,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的监督情况以及社区“两委”对居民的诉求、意见和建议解决落实情况。
  监督委员会的建设,填补了社区“自我监督”功能的空白,丰富了社区居民自治体系的内涵。自监督委员会成立至今,开展监督事项30余次,收集建议意见53条,提出建议18条,被采纳10条,解决实际问题5个。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