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惠民现代农业结出诱人果实
  滨州日报/滨州网 通讯员 王军 刘玲
  室外寒风凌冽,惠民县鑫诚现代农业智能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串串圣女果挂在枝头,还隐隐有音乐声回荡。技术人员说,声控助长仪每天都会为蔬菜放音乐,“帮助蔬菜心情愉悦地生长”。这些韭菜采用复合型DFT多层水培方式种植,圣女果用岩棉椰糠复合型基质栽培,产品销往京津等大城市超市,可卖到几十元一斤。
  鑫诚农业是惠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该县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打造“新六产”、转换新动能为方向,通过引进新技术,打造新业态,开创新模式,使该县现代农业一路跨越向前。
  据了解,今后惠民县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产融合的安排部署,以一园一区建设为核心,以公用品牌创建为保障,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抓手,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科技撑起农业发展腰杆
  一个小箱子,装两把韭菜,批发100元,零售120元。在鑫诚农业示范园,装箱的农民忙得不亦乐乎。“菜种是国外高价买来的,产品全部供应北京等大城市高端超市和商场,供不应求。”示范园负责人赵文鑫说。
  高效益的背后是中国农业大学、荷兰智能农业专家技术团队等一批科研机构团队提供的技术支撑。7月19日,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签署院士合作协议,成立鑫诚院士工作站。目前示范园共引进尖端科技人才10名,实用人才6名,转化科技成果20项,直接增加经济效益3亿元。
  胡集镇冠铭菌业空调房里养殖银耳,创造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出产银耳的纪录。中惠食品的红曲菌种曾随“神十”上天……除去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外,该县还以科技为支撑,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以鑫诚农业大数据中心、齐发果蔬“鲜吃”电子商务平台、“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构建起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逐渐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品牌战略激发市场活力
  近日,春生食用菌示范园“春生牌”菌棒被装上集装箱运往韩国。该示范园已有3个食用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转换证书,早在2012年就向韩国出口香菇菌棒36000个,这也是滨州市近几年来食用菌棒的首次出口。
  品牌打出来后,外地客商纷纷慕名而来。仅淄角镇“淄翠”牌蔬菜年产量达2亿公斤,年交易量1.5亿公斤,产品远销京、津、沪等地,该镇2万菜农因此增收上亿元。
  该县与浙江大学品牌研究中心签订战略规划合同,借鉴“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成功运行经验,充分挖掘和利用惠民县特有绿色、民俗元素资源,强化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打造独具惠民特色的农产品县域公用品牌,以政府信誉背书的方式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以品牌化引领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龙头企业带动共同富路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是为了带动农民致富。赵文鑫介绍,他们鑫诚农业土地流转为群众每年每亩带来1200斤小麦的固定收益,每名劳动力到园区务工每月还能收入2000多元;带动了魏集、胡集、皂户李镇及周边县市2500余户发展食用菌生产,从业人员达万余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
  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51家,带动农民增收13.2亿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迅猛发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23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20家、市级35家,带动农户6万户。同时,该县还推进农业与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实现农业增收多样化。
  监管追溯确保食品安全
  4月25日,在全省质量兴农会议上,惠民县被授予“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为全市整建制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该县建成500平方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配备总价值600万元的仪器,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结合惠民农业特色开发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对绿色蔬菜(果品)基地和有机蔬菜(果品)基地进行检测监控。县域内所有“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省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和农资经营店等全部纳入了监管追溯范围。
  目前,监管追溯平台与省级监管追溯平台已经对接,四大系统已开始运行。通过监管追溯平台已对全县14个镇(街道)检测室、33个重点农(兽)药门店以及11个规模化蔬菜食用菌基地、10个畜牧养殖基地、3个水产养殖区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源头可控制、生产可监管、基地可查询、产品可追溯。惠民县年内将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6个,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100个。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