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织密救助网络创新救助途径汇聚社会合力
市救助站3年圆179名流浪人员回家梦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葛肇敏 通讯员 王晓红 吕景华 张帅  
  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寻亲、送他们回家、给他们安家,是为他们谋取的最大幸福,也是保障民生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要求,精准寻亲、规范安置。自2015年至今,寻亲成功并送返179人,落户安置25人,帮助流浪人员圆了回家梦。
  构建寻亲网络,创新寻亲方法,帮助流浪人员精准寻家
  完善的寻亲网络,有助于第一时间找到寻亲的“最佳路径”。为此,我市民政部门与公安、城管部门建立了联合协作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管理网络体系在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方面的优势,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在城乡任何地段都能得到及时救助。通过这一网络,争取到了寻亲的“黄金时间”,增加了帮助走失人员寻亲返家的可能性。
  在具体工作中,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形成了“一看二听三问四查”四步寻亲工作法,并在回访工作中运用这一方法不断捕捉有效信息。同时,成立了由专业社工组成的寻亲小组,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专业社工,为寻亲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为了实现寻亲精准、高效,滨州市救助管理站积极与流出地救助站开展联合寻亲活动,加强信息交流和救助互动等工作,强化“站站配合”。在前期锁定大致家庭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站与站之间的沟通合作,提高寻亲效率。近日,滨州市救助管理站通过与莱芜市救助管理站沟通,开展联合寻亲,经过两天的细致排查,为离家9年之久的陈玉梅成功找到了家人。
   探索寻亲新途径,让流浪人员的“回家路”多样且畅通
  对于救助站工作人员而言,经常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流浪人员来自天南海北,口音难以辨别,导致关键信息难以掌握。对此,市救助管理站探索出一条新途径——借力高校外省籍大学生,让他们参与救助,帮助辨识流浪人员口音。
  “目前市救助管理站设立了滨州学院实践教学基地,针对四川、云南、陕西等地,以及少数民族等语言沟通不畅的滞留人员,邀请学院外省籍大学生参与寻亲活动,效果很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共借力外省籍学生开展寻亲活动30余次,成功帮助5名长期滞留人员确认了身份信息。
  同时,救助站广泛借力于爱心力量,针对语言不通、信息难以核实的受助人员,及时与全国各地寻亲志愿者合作,共同为受助人员寻亲。在为“无名氏86”朱世琼寻家的过程中,有来自山东、四川、云南、广东等地的近百名志愿者参与,历时八个月,最后通过与四川“宝贝回家”的志愿者沟通,确认了“无名氏86”的身份,帮她成功联系到了家人。
  此外,网络媒体也成为当下寻亲的重要方式。市救助站与“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等媒体合作发布寻亲公告,借助其海量用户扩大公告知晓率,打通了寻亲人和受助人双向沟通渠道。今年4月11日,市救助站在腾讯新闻发布一条寻亲公告,日网络浏览量高达150万人次,网友留言近2000条,接到全国范围热线来电100余通。仅通过这一条寻亲公告,就为8名滞留人员成功寻亲。而通过媒体宣传的力量,也更好地引导了社会力量参与,让流浪乞讨人员的回家路变得更加畅通。
   建立健全托养、落户机制,帮助长期滞站人员“安家”
  帮助流浪人员成功找到家固然是幸事,但依然有部分流浪人员的回家愿望渺渺无期,只能长期滞留。为了帮助这批困难人员“安家”,市民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方面,我们规范了全市站外托养工作。通过全面摸排全市滞留人员详细情况,分类施策,精准施救,将全市所有长期滞留人员分类托养到市优抚医院和市社会福利院两家公办机构,全部规范签订托养协议,完善托养档案。”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介绍。
  而另一方面,是建立落户机制。市民政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无户口人员登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来解决滞站人员户口登记问题。起草了《关于对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安置的请示》报市政府批示,目前已按规定先后为42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了落户手续。
  除此之外,市民政部门对全市滞留人员进行妥善移交安置。印发了《滨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长期滞留救助管理机构流浪乞讨人员移交安置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移交安置对象、移交安置办法和安置流程,使得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移交安置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市救助管理站滞留3个月以上的16人全部按规定进行了移交安置,其中6人安置在市社会福利院供养,10人安置在市优抚医院供养。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