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市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
外贸进出口跃上600亿元新台阶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州讯(通讯员报道)1-11月,滨州围绕“大开放引动大发展”,实施“弯道超车”、“经济外交”、“开放倒逼”三大战略,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市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到11月底实现进出口额608.5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245.3亿元,同比增长7.8%;进口363.2亿美元,同比增长27.9%。
  开放带动求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站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强化开放型经济发展措施,落实一系列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措施,将外贸稳增长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加快政策兑现,为促进滨州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一系列新政策促进和带动下,全市外贸企业增强了稳增长的信心,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利用各种展会平台抢抓出口订单,积极培育外贸新动力,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确保了外贸进出口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扩大优势求突破。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滨州外贸载体优势不断突显,外贸政策和平台促进效能加快释放,魏桥创业、渤海油脂、香驰集团、华纺集团、愉悦家纺等重点企业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前十位的企业(集团)中,9家保持了增长势头。进口业已成为滨州的一大优势,并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1-11月我市外贸进口持续高增速,主要进口商品优势突出,铝矿砂、大豆、原油等三类重点商品进口额均突破296.6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近一半。进口拉动全市外贸增长11.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求转型。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进出口企业着眼于外贸可持续发展,在转型阵痛中加快优化出口结构,调整效果不断显现。一般贸易好于加工贸易,增长22.3%。对欧盟、美国、东亚高质市场表现活跃,出口分别增长20.2%、15.2%和13.9%;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企业达到410家,贸易总额13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1.9%。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3%和14.1%。三家省级综合服务企业服务中小微企业370余家,1-11月实现进出口9.6亿元,同比增长20.6%,为我市进出口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营造环境求创新。坚持以开创性、探索性工作实践,积极营造优越的贸易环境。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发展,华纺股份、亚光家纺、西王糖业被认定为我省首批省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7月6日滨州保税物流中心1239模式跨境电商正式启动,我省首批非试点城市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随之在滨州通关放行。落实“国际市场开拓三年行动计划”,组织90多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8个主要国内展会;组织50余家企业参加日本大阪展、南美山东出口商品展、中国山东品牌产品中东欧展览会等,大力提升了市场开拓的广度和深度。各部门积极落实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措施,实施银企合作、退税分类管理、“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措施,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和“丝路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100%全覆盖。出口退税分类管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落实了进出口环节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收费清单,切实减轻了外贸企业负担。贯彻执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审核优化流程,便利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完善和落实重点企业包保帮扶机制,全市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贸易环境日益优化。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