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日前,下村采访时,了解到一件事情:某村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利润,每年按比例分给已经脱贫的农户。“扶上马要再送一程,不能再让他们返贫。”村干部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无独有偶,重庆市丰都县在摘了“贫困帽”之后,又一次组建了新的驻村工作队。因为该县在调查中发现,以前贫困户是要资金要扶持要岗位,现在好多村民都想搞自己的产业,都奔着建新房、买小车努力,干部再一次驻村就非常有必要了。
由于脱贫攻坚有着明确的“工期”和考核要求,很多干部只盯着“指标”,只要贫困户达到了脱贫的“底线”,就算完成任务。然而,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
一是,大部分贫困户历经长期贫困,都有“穷怕了”的心理。作为扶贫干部,应该长期关注贫困户的精神状态,真正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斗志。
二是,贫困户无论上马了哪种产业,想要发展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把他们领上正确的道路,只是简单的开始,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才是长期和艰巨的。如果不能跟上靠上服务,贫困户因产业失败返贫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这种失败,对贫困户的打击是更大的。
三是,如丰都县好多村民要求的那样,贫困户脱离了贫困状态,就会有更高的追求,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需求,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短时期内能解决的。协调解决各种难题,满足他们更高的生活需求,也需要扶贫干部久久为功。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设立时限和指标,是督促各级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尽快帮扶贫困户。而实际上,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仅让贫困户达到“底线”也是远远不够的。扶贫干部应该把贫困户作为朋友,思想上关心,事业上关注,生活上关切。
对于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激发扶贫干部的积极性,丰都县也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对于选派的扶贫干部,坚持“三优先四统一”,即同等条件下优先晋职、评优、提拔;统一购买相关保险、配备生活用品、报销交通费用、安排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