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编者按:
前不久闭幕的市“两会”上,作为我市文化领域的重要成果,“《滨州通史》出版发行”,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滨州通史》正式出版发行以来,市民反响强烈,颇有惊喜之感。不仅是因为这是滨州市第一部通史著作,全面记述了滨州自史前文明以来8000余年的文明演进历程,填补了滨州没有通史的历史文化空白,也是因为它较高的学术水准。
“看到《滨州通史》较高的学术水准,我眼前为之一亮。”对于《滨州通史》的出版,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教授很是激动。作为《滨州通史》的学术顾问,他在《通史》编纂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当《通史》编纂团队遇有重大困惑,难有统一意见时就多次向他和山东大学安作璋教授请益。
《通史》付梓之际,主编李象润曾遥向李学勤教授约请写序。正值身体抱恙的李教授怕耽误出版发行,本想改为《通史》题词。然而令《通史》编纂团队惊喜的是,不久后李教授还是勉力写下了右侧这篇既有学术高度又有殷殷嘱托的序言。现与各位读者共飨。
我国地方史志的编著,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早在《周礼》就有“外史,掌四方之志”的记载。通过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古为今用,这既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也是编著地方史志根本的目的所在。摆在我案头的《滨州通史》书稿,是一部系统反映滨州历史发展轨迹,展现滨州历史文化特色的学术新作,以朴素而简洁的文字再现了滨州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展示了滨州地域文化优秀和精良的成果。在快餐式读物盛行的当下,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份厚重又丰富的区域文化精神食粮。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的发祥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和蓬勃的生命延续力,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轴心和主格调,在长期的演化与融合中,呈现出多元归一的格局。西周初年齐国的建立和齐文化的勃兴,也是拜河(黄河)济(济水)文化之所赐。雄踞黄河入海口的滨州市(原文如此,编者注),上古传说时期是大舜陶河滨和大禹治水的区域。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首封于薄姑,薄姑都城“营丘”即位于今滨州地域内。作为齐文化发源地,源远流长,人文荟萃,亟需有人将其形诸文字,载入史册。
上世纪的考古发掘证明:齐国初期的首都不在临淄,而在哪里呢?需要我们正本清源地研究和探索,从多重证据的角度去审慎考证。高青陈庄遗址的考古发现,并有重要的青铜器铭文出土,又属济水故道区域,是齐文化的有力证据。种种迹象表明,姜太公建立齐国是从中原地区,顺济水而下,在济水下游、今黄河两岸的滨城和博兴一带建国的可能性更大,而从陆路到临淄直接去建国的可能性极小。“营丘”之地,即薄姑国,“天齐渊”即济水流域,即现在的黄河水道。“薄姑”的研究,不但是滨州历史文化研究的难点和疑点,也是整个先秦史研究的难点和疑点。也就是说,只要“薄姑”研究的许多问题搞清楚了,不但是给滨州历史研究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也是对整个先秦历史文化研究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多年来,李象润先生组织滨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同人对薄姑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一系列令学界瞩目的成绩。这在《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考略》《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研究》《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和《滨州区域文化通览(八卷本)》等著作中,均有不同程度地体现。2011年,滨州凝聚《滨州区域文化通览》编纂的团队,继续挖掘和研究滨州优秀的文化资源,历经六年,编著完成《滨州通史》100多万字的初稿,要我审阅。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很乐意看到地方文化的整理挖掘多出新的学术成果。为史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学知识,还要具有运用文献档案资料、考古成果的能力;不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还要善于鉴别取舍,具有自己清晰的观点。也就是古人所讲的为史者仅有材料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有史识,有史才,有史德。基于此,好的通史著作也更难能可贵。滨州历史文化研究会数易其稿编著而成的《滨州通史》一书,溯及远古,下详现代,俾能通览滨州之古今,求其演变之轨迹,以图奋发于将来,是大有益于当今读者的。
由于体制的原因,现在优秀的文史精英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地市一级编著通史著作着实困难,尤其学术团队难以组织,但看到《滨州通史》较高的学术水准,我眼前为之一亮。我愿意与滨州的学者共勉,在今后对地方历史文化整理研究中,撷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认真钻研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对历史事实做出准确的描述与概括。在文字表达上,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2016年9月6日初稿12月23日删订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