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退休老党员张守垒:
不忘初心 发扬光大博兴党史
  滨州日报/滨州网 通讯员 邵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振兴,而我的初心是工作可以退休,党员永不下岗,一定要把博兴的党史发扬光大。”作为一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张守垒,秉承老一辈留下的光荣传统,完美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
  年轻有为跟党走,他是模范先锋带头人
  1960年,年轻的“青年红旗队”队长张守垒靠着自己高超的技艺和高标准的任务完成量以及极强的党性修养,经两名基层干部推荐介绍,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张守垒总是感慨万分:“在当时,党员是一面旗帜,走在路上,大家都羡慕。”
  1958年,20岁的张守垒被招工到淄博周村王村耐火材料厂,负责矿山的爆破工作。正值“大跃进”时期,厂里对“小改小革”非常重视,但在当时,黑旺水库工程建设因遇到难题,进展缓慢,严重阻碍了厂子赶超式的发展。时任“青年红旗队”队长的张守垒果断扛起了攻克黑旺水库工程爆破难题的重担。连续四天四夜不休不眠,跟工友战斗在一线。通过尝试不断更换爆破手段、寻找爆破支撑点,达到了最大限度减少由爆破造成的资源损失的效果。
  “在山里钻来钻去四天四夜,吃住都在山里,回到家的时候,浑身都是虱子”。张守垒笑着告诉笔者。
  在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中,张守垒带领的“青年红旗队”从山体爆破工作中找到了秘诀,并首创“微差爆破”法,使爆破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山体的爆破工作,保障水库工程的施工建设。这一创新在当时的环境下,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也避免了因爆破造成的能源浪费,极大地提升了材料的再利用率,为环境保护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凭借这一创举,也让他荣膺1961年的淄博市劳模和山东省劳模。在他的带领下,“青年红旗队”相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让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退休不褪色,立志将扌屯腔发扬光大
  张守垒从小就是戏曲爱好者,尤其钟爱源于家乡的戏曲扽腔。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扽腔艺人越来越少,而扽腔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让谁来继承和发扬?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退休回到老家后,他自费在村里组织起一支扽腔演出队伍,经常召集部分爱好者在自己家里排戏,还经常义务外出演戏。
  1998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果断拿出自己20个月的退休金,约12000元,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扽腔文化演出。要知道,12000元在20年前可是一大笔钱。
  “国家的文化瑰宝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我要尽最大的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扽腔,了解扽腔,让扽腔文化传承下去”。张守垒坚定地说道。演出很成功,引起了极好的反响,可张守垒还不踏实,他积极联系文管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扽腔文化申请为国家非物质遗产,填补了国家戏种空白,并主动担任传承人,担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至此,他才安了心。
  2000年10月,他带人到博兴县城里演出。一位看戏的老人问他:“你是哪里的?”“高渡的。”没想到老人听后竟与他说起了村里的几位烈士。最后老人叹气说:“可惜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代人了。”这句话对张守垒触动很大,使他萌生了给后代人讲党史的想法。
  搜资料编党史,一跑就是几千里
  张守垒的家乡高渡村,革命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堡垒村”,在博兴革命党史上产生了三个“第一”:滨州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博兴县第一个中共党员、第一任县委书记。张守垒从小耳濡目染,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讲“八四暴动”的策划、张静源开展革命宣传、李天佑怒斥敌人保护战友的事迹。然而故事都是根据老人只言片语的回忆,片段化且没有资料记载,缺乏考究和准确性。如何让后人牢记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把历史传承下去,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急切问题。
  “张静源、李天佑、李湘韩都是高渡村最早的党员,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生命,作为高渡村的党员,应该归还他们一个真实的历史真相”。于是,张守垒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走遍了烈士们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相关党史资料,也搜集了更多高渡村革命烈士的事迹。他利用之前在工厂上班的资源,去了附近十几个省市搜集资料。曾去过山东党史博物馆、青岛市烈士陵园,搜集张静源烈士的资料;也去过广饶县资料馆,复制1983年惠民地区的有关资料;最远去了南京市,为证实烈士阵亡的地点,去战役原址了解详情。他把资料里面记载的战役地点、烈士事迹等信息逐一进行核实,整理成册,成为当时记载高渡村党史较为权威的地方文献。
  资料有了,何时才能实现愿望,将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和光荣传统传承下去,一时成了张守垒的“心病”。
   人老心不老,义务当起党史讲解员
  2013年,老人的梦想实现了,高渡村建起了党史馆。他把耗费多年心血编成的党史资料,无偿送给了党史馆,为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从党史馆建立之初,张守垒就主动为参观的人当讲解员。说起做讲解员的初衷,张守垒说,就是想把高渡的历史宣扬出去。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上百名人物的英雄事迹,张守垒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截至目前,老人已经为1100多批次,万余人义务讲解高渡党史、上党课,最多的时候,他一个月讲了78场,一天讲到5场。虽然累得嗓子都哑了,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累并快乐着。2016年,张守垒被提名“2016感动滨州”候选人。
  由于年龄大了,耳朵背了,走到哪里都手里攥着一个微型扩音器,“习总书记都说了,要学懂、弄通、做实,我啊,不能掉队,得在做实上下功夫”。
  曾经有中央党校的学员来参观纪念馆,听了老人的党课,感触颇深,专程跑到老人家中跟他探讨农村党建发展的相关课题。张守垒老人多年扎根农村,服务农村,了解农村,对农村党建发展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那位学员表示,跟老人交流,受益匪浅。
  高渡村的党支部书记张立彬说起张守垒这几年的奉献非常感慨。他说,张守垒从党史馆建成以来,是任劳任怨,只要有来学习的,随时叫,随时到。
  十九大召开后,张守垒被博兴县委组织部聘为百姓宣讲员,在基层各党组织宣讲十九大精神。“你看我门前那条河,历史上叫赵家运粮河,多年前是条垃圾河、臭水沟,现在经过整治,河岸变成了花园;再就是村里的大小街,全部硬化,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五年变化,在高渡村的直接体现。”老人总能接地气把党的政策讲得淋漓尽致。
  交流结束之际,馆里通知说市直机关来了一个学习团,想请老人上党课。简单的告别后,老人大步地走向教室。不一会传出嘹亮的声音:“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