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亲耳倾听张实杰将军讲述战地故事

王中强

    张实杰将军

    张实杰将军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北依黄河、南枕小清河的邹平县码头镇,自古以来英杰辈出,使码头镇的历史画卷充满着绚丽色彩。近代以来,更有许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少年即投笔从戎,转战南北的张实杰将军,就是码头镇众多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是码头镇的骄傲和荣光。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有幸与张实杰将军有过几次深入的交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秋初见张实杰将军
  他说:“16岁参加革命,随部队打遍了半个中国,一生从戎,总算没给老家丢人”
  笔者初见张实杰将军,是在1985年秋。
  那时,将军从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位上离休不久,回阔别多年的家乡看看,首先到了滨州(时称北镇)。笔者当时在惠民地委党史办公室工作,专门研究和征集清河区、渤海区的党史资料。将军是1938年就参加清河区抗日斗争的老革命,这次回家乡主要由我们接待。
  他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太高,但很硬朗;留一头寸发,脸色黑红,浓眉星目,腰板挺直,步伐有力,一副标准的军人形象。他一身休闲装扮,脚穿运动鞋,见了地委主要领导没有一句常见的客套话、官话,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乍一看就是个普通的退休老头。
  他是清河与渤海平原抗战的亲历者,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党史人物。随后两天里,笔者从张实杰将军那里了解到更多当年清河区、渤海区党史军史情况及他个人的情况。
  张实杰,1922年出生于原齐东县码头乡的三合村,祖辈皆务农。少年时,他就读于当时码头的米家高小(齐东县第四高小),在校期间即深受进步与革命思想的影响。1937年夏,考入省立邹平乡村建设第一师范。抗战军兴,他立志投身抗战洪流,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战斗。
  1938年5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他远赴鲁南进入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并于当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仅16岁。1938年12月,经过党组织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他和其他地下党员动员国民党地方部队的工兵营整编制地参加了八路军。他也从此正式成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基层指挥员,被任命为连指导员,开始了驰骋清河平原,参与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戎马生涯。
  在滨州活动两天后,笔者陪同将军到邹平。进入邹平县境,看到长白山区的群峰,他的话就多起来,谈到当年激烈残酷的环境下,三支队如何经历著名的刘家井一战,如何创建和坚持长白山根据地,如何跨过小清河挥师北上,打破日伪军的多路围攻,开辟垦区根据地,形成了我党领导下的清河战略区。
  他率领的部队也在战斗中成长为主力部队,被编入八路军清河区直属团,他升任营教导员。发生在清河、渤海平原上的主要对日战役战斗,如三里庄战斗、攻克利津城、激战田柳庄、讨张战役、滨蒲战役等,他率部作为主力军都参与作战,不论是攻坚、打援、追歼,打出了威风,闯出了名号,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到自己的家乡,将军表情凝重,一往情深:“我16岁参加革命,随部队打遍了半个中国,就没怎么回家乡,但家乡和父老乡亲在我心里最重,我老家码头那地方最好、最美。不管到了哪里,我都没有忘记我的根在码头。一生从戎,总算没给老家丢人……”1987年秋再见张实杰将军
  听他讲述锦州攻坚战和活捉国民党中将司令张淦的战地故事
  1987年秋,惠民地委党史办公室的几个同志到从渤海区走出去的老部队——解放军128师驻地采访、座谈,没想到再次见到张实杰将军。
  解放军128师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渤海区,前身是山东八路军第7师,也称渤海区7师。抗日战争胜利后,渤海区7师奉中央军委命令,于1945年10月开赴东北战场,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渤海区7师经过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成为一支全军闻名、骁勇善战的英雄部队,在全军统一整编后成为第43军128师。
  1987年时,师部驻河南巩县。师领导把我们当作渤海革命老区的代表,是“老家来人”,当晚隆重欢迎接待。
  第二天,张实杰将军乘车从郑州风尘仆仆地赶到128师,他是应老部队邀请,来参加军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这次相逢,给我们又提供了向他了解渤海子弟兵光荣历史的好机会。
  原来,张实杰同志1945年10月随渤海区7师奔赴东北战场,不管部队番号如何变,他一直战斗工作在老7师,担任过团副政委、副团长,1947年升任师主力团49团团长(师于1949年1月改编为128师后,任382团团长)。1950年9月任128师参谋长、副师长,1952年5月任师长,直到1955年到军部工作。
  他伴随着这支英雄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共走过了18年的不平凡历程。可以说,他是这支劲旅的“元老”“元勋”。在128师师部相聚的两天里,他回忆了这支部队的成长历史,讲述了解放战争中经历的几次大仗、恶仗。其中,他向我们讲述的两个著名战例。
  一是锦州攻坚战。辽沈战役期间,1948年10月锦州攻坚战开始。128师的前身——东北野战军6纵17师作为总预备队,担负着关键时刻冲上去、克难攻坚、一击制胜的重任。正是在进入城内巷战攻坚之时,17师奉命投入战斗。“要像猛虎一样,直插敌人心脏,捣毁锦州城内的敌指挥机关!”张实杰率49团作为全师尖刀,一阵猛冲突入城中。先占领敌堡21座,撕破敌人由暗堡、火车构成的阻击阵地,顺利占领敌人的城防要塞——神社;该团另一部突击力量采取正面强行突破和迂回包抄战术,仅用了30多分钟,便突破守敌的重兵防守,冲进敌人锦州“剿总”大楼,600多位文武官兵举手投降,缴获坦克3辆、大炮9门。
  49团在锦州城内勇猛冲杀,哪里有敌人坚固堡垒就冲向哪里,哪里有敌人重兵就包抄哪里,激战一昼夜,一个团就毙伤俘敌师长梁炳芳以下5000余人,打出了声威,为全师争了光。东北野战军授功表彰了该团和所属好几个英雄连队,全师被野战军首长称为“东北我军的五大主力之一”,无愧“攻坚老虎师”光荣称号。
  二是活捉国民党中将司令张淦。这是张实杰亲自指挥的一次漂亮战斗。1949年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之后,似狂飚横扫江南国民党蒋军,全国解放大局已定。张实杰率部渡过长江后,一路歼灭、追击敌人,直打到广东、广西。他和382团(由49团改称)首先打开进入广州的通道,解放了广州,随后千里急行军参加粤桂边围歼战,消灭白崇禧集团残部。
  11月30日夜,全团一天急行军60多公里,赶到广西玉林附近刚宿营,得到情报说白崇禧最倚重的兵团司令张淦和他司令部就龟缩在离382团宿营地20公里处的博白县城。张实杰喜出望处,马上集合全团,作出紧急战斗部署:“全团一律轻装,2小时内赶到博白,奇袭张淦兵团司令部”,并交代奇袭、包抄、阻击打援的具体分工。
  敌人没想到我军会这时出现,382团将少数防守城的敌兵击溃,分路从东西两门攻入城内,随即将敌兵团部所属炮兵营全部歼灭,并于深夜10点多勇猛攻进了兵团部所驻大楼,从床底搜出了中将司令官张淦。
  张实杰将军对笔者说:“张淦司令部突然被捣毁,彻底打乱敌人的如意算盘,张淦的三兵团迅速被全部歼灭。别小看这张淦啊,他可是白崇禧‘车马炮’三大将之首,号称‘车’。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专门为这一仗嘉奖了我们团。”
  看着张实杰将军两鬓白发,一脸豪情,谈起经历的生死战斗从容淡定的样子,心中油然升起深深的敬意!共和国就是这样的一批军人舍生忘死、浴血沙场打下来的,张将军不愧是军中虎将、开国功臣!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