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滨州“扩容升级”科教文卫设施匹配全面小康
     2017年12月29日,滨州大剧院举行首场演出。近年来滨州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直接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王健摄影)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任斐
  十余座公共服务场馆建成启用,“新三院”、植物园、人防体验馆“扑面而来”
  2017年12月29日,滨州大剧院举办了“天边的祝福”首场演出。简洁大气的建筑造型,现代化的舞台,绚丽的灯光,高质量的音响……滨州大剧院的首秀即向市民呈现出了一场高质量的演出效果,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去年9月22日,滨州大剧院竣工并正式通过验收。按照甲级剧场标准设计的滨州大剧院建筑面积15162平方米、座椅总数量为1097座,剧院采用了科技含量高的全套现代化舞台机械、音响、灯光设施,实现了建筑艺术效果和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滨州大剧院的建成,不仅使滨州再添一座文化新地标,更助力滨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填补了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空白。
  近年来,滨州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以“四环五海·生态滨州”为框架,按照“东优、西延、南跨、北拓”的规划建设思路,加快提升城市水系、景观、绿带、路网、管网等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层次,为城市拉开了经济发展的大框架,搭建起项目安置的大载体,构筑起跨越发展的大平台。2012至2016年,滨州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年均增幅0.56个百分点。
  在加强工程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管理的同时,滨州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还始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同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教育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
  2009年,滨州市奥体中心正式落成启用,滨州新添一处集体育竞赛、全民健身、教学训练、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体育设施。2015年,滨州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开馆,市民切实体验到了文化建设带来的精神文化生活新享受。2016年,滨州市科技馆开馆,在馆内,市民能够通过观察、互动、合作等方式探索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智慧,体验现代科技的魅力。
  2017年底,总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总投资35.5亿元的滨州市人民医院西院区、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院区“三院建设”开工,该项目的实施将打造黄河三角洲高端医疗服务矩阵,解决医疗资源紧张、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方便群众就近就医。2017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市完成解决“大班额”项目363个、“全面改薄”71个、“足球进校园”67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处,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推移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社会性基础设施是居民生活、生产等日常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物质载体。近年来,滨州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弥补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同时,更满足了社会民生的需求,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和质量,助推新型城镇化更加科学、健康、全面地发展。
  今年的滨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8年滨州将聚力推进城乡建设,打造优美宜居家园。其中,将开工建设市植物园,并加快市人防科普教育体验馆建设,力争上半年开馆试运行。
  从长远发展来看,作为指导全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规划,《滨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依据城镇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增长趋势,对全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进行了统筹布局,同时努力探寻适合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法,促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从城市向农村地区延伸,使农村社区居民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水平大致相当的服务。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滨州紧紧把握城镇化“新”的内涵,不是简单的追求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是以提升城市的教育、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使滨州发展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