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获批,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滨州港加速转入建成投产见效高峰期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周昆 通讯员 李鹏
  依河傍海,是滨州重要的区位优势。加快港口、内河航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市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也决定着滨州的发展路径由“背靠大海、面向内陆”向“背靠腹地、面向大海”转向的进度。
  2017年,我市港航部门坚持建管并重、海河齐抓,推动全市港航工作朝着建设港航大市的目标稳步推进。港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滨州港建设平稳有序,小清河复航工程(滨州段)快速推进。全市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739.47万吨,同比增长28.61%,再创历史新高。
  港口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7年我市港口建设继续保持快速推进的良好势头。滨州港海港港区2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主体工程完工,2个5万吨级油品泊位进入招标阶段。滨州港通关服务中心基本建成,为口岸开放有关查验设施审验打下了坚实基础。由市港航局牵头推进的滨港输油管线项目进展顺利。该管线自滨州港到滨州市区,纵贯我市南北将近120公里,年原油输送量为500万吨,概算总投资15亿元,已完成投资5亿元。项目一期滨州站末站已建成投用;项目二期滨州港首站及两条120公里输油管线正在完善有关建设手续。同时,小清河复航工程滨州段已完成项目立项和初步设计批复,各项工作积极推进。
  2017年12月22日,滨州港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获国务院批复,结束了滨州在全省7个沿海市中惟一没有实现口岸开放的历史。市港航局积极筹建滨州港引航站,引航员委托培训、工作职责、法人证书等工作进展顺利。引进北京东海远大等企业签署国际供应链项目,在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金融、物流管理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合作。随着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获批以及各类港口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滨州港建设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必将有效拓展滨州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滨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行业管理开创新局面
  市港航局创新树立“水绿海蓝”港航新发展理念,着眼于构建齐抓共管的港航环保大格局体系,研究出台了《滨州市港口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导则》《滨州市港口水污染防治技术导则》,作为行业环境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强力推行。
  集中开展了港区和航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击辖区内非法涉砂行为。共取缔非法砂石料装卸点14处,清理、吊离非法运砂船只7艘,逐步建立起标本兼治的长效监管机制。
  行业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持续提升。市港航局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积极创新监管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市、县(区)港航管理部门和港航企业“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和责任体系。同时不间断地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结合“平安港航”、“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资质检查”和“百日攻坚”行动等活动。全年开展安全检查30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多项,组织参加安全业务培训200多人次,组织企业应急演练13次,确保了安全检查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建管并重锁定新目标
  2018年,市港航部门将积极适应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的标准要求,聚力抓好港口建设、环境优化、法治建设、安全生产、口岸建设、行业管理、自身建设七项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滨州提供支撑。
  其中港口建设方面,重点提升滨州港的拉动作用。随着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海港港区已由打基础阶段转入建成投产见效的高峰期。下一步将着眼于尽快增加生产性泊位的目标,建成2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及罐区配套工程,建成液化品作业区6#、7#、8#泊位陆域形成工程,开工建设6#、7#泊位及滨港输油管道项目。继续牵头做好滨港输油管道工程,年内建成管廊支架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滨州港站首站。加快推进5万吨级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并积极争取列入部省“十三五”规划范围。同时,按照省统一安排部署,稳步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
  环境优化方面,努力营造统一开放、公平高效、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港航发展环境,继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全力扶持港航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港航生产稳步增长。2018年计划完成港口吞吐量3000万吨(其中海港港区1200万吨),同比增长15.38%;货物周转量4100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0.81%。
  口岸建设方面,重点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快滨州港引航站组建工作,力争今年年内取得引航资质许可。加快推进岸电设施建设,提高滨州港岸电覆盖率及使用率。建成滨州港通关服务中心,作为口岸查验机构开展检查检验工作所需的业务技术用房,保障口岸开放配套设施查验顺利推进。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