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优化配置机构编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滨州致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品牌
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田政 通讯员 宋国栋
  近日,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召开,2018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将突出党建引领、改革深化、管理创新三个重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严控和优化配置机构编制,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办,为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滨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体制机制保障。
  精简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实现3个工作日内取得营业执照,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完成时限缩短至40个工作日
  2018年,我市致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我市在省里提出“3545”目标(即3个工作日内取得营业执照、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45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许可)基础上加码,力争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完成时限缩短至40个工作日。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功能区探索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确保3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12月底前完成改革试点任务,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明确登记注册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建立三方监管配合机制,实现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制定失信守信黑红名单及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布;将企业登记注册数据、审批部门数据、行政执法监管数据、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企业公示信息等数据推送到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市场监管大数据。
  协调推进“五个一”集成服务改革,新推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力争年底前占比达到全部事项的90%。推动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推行“一链办理”;政务服务在山东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政务热线实现全市“一个号码管服务”;各级实体大厅和相关审批部门完善代办帮办、一次告知等制度,实现贴心帮办“一次办结”。
  推动经济功能区和试点县区组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围绕“体制创新”这一重要举措,持续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按照省部署要求,研究制定我市推进党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对职能相近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的有效路径,推进市县两级大市场、大农业、大交通、大城管体制改革,鼓励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综合设置机构。
  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环保体制改革,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将能够下放的经济管理权限,依法下放开发区实施。创新人员编制管理,探索打破行政事业人员身份界限,促进人才流动。
  在市属各类开发区和试点县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组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重新核定乡镇编制,允许乡镇(街道)统筹使用行政、事业编制,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一安排
  深入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放、配、清”为重点,完善乡镇(街道)政府职能。把含金量高、乡镇发展急需管用的管理服务权限放下去;对放权实行全程留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在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调整完善乡镇权力清单、服务清单,明晰县区和乡镇(街道)政府权责边界。
  以“精、活、新”为突破,健全乡镇(街道)组织架构。乡镇(街道)综合设置党政工作机构5—7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4—5个;重新核定乡镇编制,允许乡镇(街道)统筹使用行政、事业编制,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一安排;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可按副科级配备。
  以“创新管理、提升服务”为引领,深化乡镇(街道)改革成效。推进乡镇(街道)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最大限度地赋予经济发达镇县级管理权限,整合各类派驻机构实行属地管理,放宽机构限额,采取设置综合执法局、政务服务局等机构,打造“一个中心管服务、一个平台管执法、一个网格管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
  目前,全市公益类事业单位3292家,占全市事业单位总数的97.8%以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内在活力。其中,对直接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以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管办分离和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及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单位实名制管理制度。对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要整合机构、优化职能和人员配置,实行统一规范管理。根据数据信息资源和平台设施整合工作进程进行整合,为打通“信息孤岛”提供保障。
  稳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具有发展潜力、转制后能正常营业的单位转企;撤销无固定资产、转制后难以正常运转的事业单位建制;对已实行扎口管理的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处理债权债务,确保2020年底前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实现事企分开。
  强化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着力推进市县两级所属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健全完善配套机制,建立数据库并动态管理,倒逼事业单位不断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优化编制布局和结构,保障中小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等领域编制需求
  持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供给,严控增量,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外,各级不再新增机构编制。探索统筹使用编制资源,打破地区、部门、层级间编制使用的壁垒,优化编制布局和结构,着力保障中小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等领域编制需求。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