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就服务北部沿海经济崛起打造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访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郭树龙
依托八项工程打造“虾贝虫”经济发展模式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张康 通讯员 张振华 阮琛琛
  智慧海洋列入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我市也将畜牧水产业集群列入千亿级行列,对此,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郭树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将以服务北部沿海经济崛起和打造“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主线,以持续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实施渔业“一二三四”工程、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海区渔区和谐稳定为重点,强化项目带动、科技引领、改革创新三项措施,推动全市海洋与渔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开发滨州市海域全景展示系统,推进智慧海洋平台建设
  智慧海洋列入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郭树龙表示,我市将积极推进智慧海洋平台建设。加强海域动态监管,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建立用海项目监管档案。加强对已批用海项目及重点海域的动态监视监测,定期发布动态监管报告。完善海域海岛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滨州市海域全景展示系统,推进智慧海洋平台建设。提升预报减灾能力,开展海洋牧场专项预报,完善海洋预报信息发布系统,提高服务精细化水平。
  同时,我市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拉开框架,滨州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获批,滨港铁路、高等级公路等配套设施渐趋完善,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力巨大。下一步,市海洋与渔业局将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海洋综合管理在保障用海需求、调控产业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全面提升海洋开发保障、执法监管、环境监测和预报减灾四项能力,科学管海用海护海,全力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重点在做好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根据用海政策调整情况,牢固树立“做好计划、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特事特办”的服务理念,全力为用海企业提供海域使用审批服务。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红线等方面的部署要求,严格海洋生态环保监管,实施岸线整治、增殖放流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持续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减灾服务,努力打造经济发达、秩序规范、生态优良的“海洋强市”。
  推进实施八项重点工程,形成滨州特色海洋渔业“虾贝虫”经济发展模式
  我市渔业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仅对虾、贝类、丰年虫三大优势主导品种产值就达90亿元,占全市渔业总产值的61%。
  去年以来,围绕全市“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市海洋与渔业局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带动了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幅提升。全市对虾养殖产量稳居全省第一,对虾优势主导地位日益巩固。与海壹、科海等国内知名育苗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苗种繁育取得长足进步,全市优质对虾苗种普及率大幅提升。聘请国家、省级专家顾问,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新品种新技术养殖试验全面铺开,选出了适宜我市水质、气候条件的养殖品种和技术,为今后开展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郭树龙说,下一步,滨州渔业将立足三大优势主导品种,深入落实“一二三四”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绿色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实施沿海高效生态渔业产业带和沿黄高效健康渔业产业带“两带”开发,打造黄河三角洲优质水产苗种繁育、水产品精深加工贸易、渔业新品种示范推广等三处区域性产业中心,建设浅海50万亩贝类生态底播增殖、滩涂30万亩标准化对虾池塘养殖、陆基5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沿黄10万亩对虾高效健康养殖等四大规模化养殖区。强化项目带动、科技引领、改革创新,推进实施标准化生态池塘整理改造、种业提升、工厂化养殖、新品种引进推广、海洋牧场、水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渔业和综合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等八项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产量效益、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滨州特色海洋渔业“虾贝虫”经济发展模式,打造渔业增效、渔村振兴、渔民增收的“渔业强市”。
  坚持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郭树龙表示,对于我市海洋渔业来说,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将是今后谋篇布局的大文章。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海上粮仓”、现代渔业发展平台、园区建设等项目立项,整合各级渔业扶持资金,重点投向标准化生态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工厂化养殖、综合现代渔业园区等渔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二是推进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对外合作,高标准规划建设对虾、贝类苗种繁育基地3处,进一步提升优质苗种投放率。三是开展新品种试验推广。高标准规划建设3处渔业新品种养殖试验基地,以对虾、贝类为重点,积极开展新品种养殖试验,培育筛选生长性状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的渔业新品种,做到“储备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四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创建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处以上,完成“滨州对虾”地理标志申请登记工作,加强“三品一标”水产品认证和管理。五是扶持壮大渔业二三产业。积极拓宽渔业二三产业投融资渠道,支持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大型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卤虫卵、海蜇、虾皮等特色水产品加工和流通市场品牌,进一步拉长增粗渔业产业链条。探索海钓推动游艇产业发展模式,积极争取全省游钓型游艇挂靠管理试点,推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