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市救助站深夜快速救助一流浪乞讨人员
从救助、甄别到护送,整个过程仅用1小时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 张猛猛 通讯员 刘飞鹏 王茜茜 报道)3月26日晚23时,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了一名女性流浪乞讨人员。此次救助,从救助接待、甄别身份到护送返乡,工作人员快速反应,整个过程仅用了一个小时。
  当晚23时,市救助管理站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岗值班,救助电话的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彭李派出所民警打来热线称,在张课家发现一女性流浪乞讨人员,疑似精神病患者。晚23时20分,民警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站。
  见到这名受助人员后,值班人员张亚迪立即问道,“你不是于家的吗?我记得你叫陈什么来?”“我叫陈红。”受助人员回答道。此时,受助人员陈红手里还拿着饼干等零食,笑嘻嘻地问:“你吃吗?”
  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好像练就了一项基本技能,每一名曾被救助过的流浪乞讨人员,都像有一张照片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再次见到,“照片”就会被立即筛选出来。凭借着印象,张亚迪立即登录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查找发现,陈红于2017年9月8日晚23时20分被救助过,当时她在黄河十一路渤海五路附近流浪时,被市东派出所民警发现,护送来站,户籍地址确实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杜店办事处大河于村。
  办理完交接手续、救助登记手续后,张亚迪立即通过四级救助网络联系到大河于村村“两委”,并与陈红的家人取得了联系。
  晚23时40分,将救助热线转接到手机后,值班人员张亚迪与张国瑞便护送陈红回家了。零时,与陈红家属办理完交接手续。
  近年来,为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发现、尽早救助,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现或接到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线索时,保证市区内半小时到达救助现场并实施救助。据统计,2018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快速反应机制共实施救助22例。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