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将金融嵌入产业,形成双方共荣的滨州路径
——就新领域新金融供给访市金融办主任李云峰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樊飞 通讯员 田广辉
  北大教授周其仁曾说:“大象感冒不能只拿小勺喂药”。山东经济曾一度以“大象经济”著称,滨州又是典型代表。而今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滨州发展新经济再次扬帆出海。现代金融业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滨州新经济能否强壮。近日,记者就金融业如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实体经济,在新领域提供新金融供给等问题采访了市金融办主任李云峰。
  新旧动能转换,滨州需要新金融新供给
  记者:在过去几年,我们感觉到金融机构“跑马圈地”的速度明显变慢了,可以说这也与经济的发展模式转换是契合的。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滨州需要怎样的金融?我们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哪些差距?哪些是我们最需要破题的?
  李云峰:确实,前几年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各类银行、保险机构都争相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金融体系。所以,下一步,全市金融业发展将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一方面,要补齐短板。积极设立或引入原来没有的金融机构。比如,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以及各类基金。另一方面,要提高效能。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紧紧围绕“四新四化”,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比如,鼓励具备条件的银行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争取设立先进制造业、小微、涉农、科技、绿色、养老等专特机构,开展机制、流程和产品创新。
  记者:具体来说,在滨州金融供给将如何增加?
  李云峰: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大的工程,需求的资金规模很大。去年,我们在济南组织的“加强政银企合作,推进滨州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签订贷款协议总额675.5亿元。今年,我们还将继续聚焦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等重大工程,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县区行、新旧动能转换银企洽谈会、五大产业集群资本对接等专题活动,引导金融机构提供精准信贷支持。同时,我们非常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到区县、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
  将金融嵌入产业,形成滨州自己的金融与产业共荣路径
  记者:您提到了“精准”,具体将如何做到精准?
  李云峰:在具体实施中,如刘家义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所说,如果企业不可救药、是扶不起的刘阿斗,那么干脆就将其列入僵尸企业行列。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主要是由于市场萎缩低迷,造成了流动性困难,银行经过研究并判定,应该继续给予续贷支持。
  总体而言,在金融业走向高度聚集的现代金融格局下,滨州无论是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容量,还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具备优势。实体经济是滨州发展的本钱,金融助力让实体经济成为更闪亮的城市名片,将金融嵌入产业,形成滨州自己的金融与产业共荣的路径。
  一方面,积极争取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向滨州集聚,研究出台支持特色优势产业金融政策,推动已完成改制企业和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在主板、新三板上市和到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另一方面,滨州经济正处于新的起点,工业力量的创新会是2018年的主旋律,金融成为赋能者。对资本市场而言,其实最重要的周期不是经济周期,而是信贷周期,因为信贷周期决定了资产价格。政府和企业要加强转型升级项目策划,特别是未来型、战略性新兴项目。市场上从来不缺钱,缺的是资本感兴趣的项目。回头认真审视项目自身的生命力、竞争力,特别是获利能力,才是进取之道。
  记者:今年我市在资本市场还有哪些大动作?
  李云峰:今年我市将继续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大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力度,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新三板”挂牌、对接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以及发行债券、票据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本市场融资目标,力争全市有3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全市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超过100亿元。
  “降不良、打逃债”,力度不减一分,尺度不松一毫
  记者:金融是发展之基,也是三大攻坚之首,今年我市将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李云峰: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政策议题序列发生变化,对金融风险防控的描述从“抓好金融体制改革”条目中单独列出,成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描述也从“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变为“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去年率先在全省提出了“增信贷、降不良、打逃债”的工作思路,全市上下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自去年至今年2月末,全市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33亿元,农商行系统不良率比最高时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打逃债”专项行动中,市、县两级政府约谈企业600余户,公安系统立案150多起,破案130多起,逮捕50余人,在社会上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今年,市委、市政府态度依然非常坚决,防控金融风险三年攻坚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降不良、打逃债”,力度不减一分,尺度不松一毫,不见成效,绝不停歇。一是有序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大力推动齐星集团等重点担保圈核心企业风险化解工作,年内率先完成一批关键企业的风险处置工作。二是全面压降银行不良贷款。统筹运用贷款核销、现金清收、资产转让、重组等措施,全面压降银行不良贷款,年内实现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大幅“双降”。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农商行不良清收行动。按照“续贷转贷一批、重组盘活一批、以资抵债一批、打包处置一批、资产置换一批、依法打击一批”六个一批的工作思路,分类施策,强力推动,力争不良资产年内基本消化完毕。四是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全力配合政法、银监部门,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继续实施“约谈—黑名单—依法打击”三步走策略,加强市县部门联合惩戒,提高市场主体违约成本,全面整治社会信用环境。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