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为“僵尸企业”开出法治“药方”
阳信县强化破产清算护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好“疗效”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 罗军 通讯员 李雅芹 赵兵 王洪磊 报道)“一年前,哪敢想能住上房子。举家凑来的70多万元全额购房款,要是能追回50万元就不错了”。而如今,他不但搬进新房结了婚,妻子还怀上了小宝宝,让他有了一种“劫后重生”的感觉。
  王先生所住的小区叫“观澜国际”。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楼盘烂尾,多方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一时没了着落。随后,阳信县以破产清算方式处理,并最终实现了“僵尸楼盘”的“起死回生”。
  近年来,阳信县摒弃原先行政干预为主的旧方法,开出法治新“药方”,通过破产审判公开、公正、透明地处置相关破产问题,实现了供给侧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确保了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实现了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观澜国际”房地产项目始于2013年。时值房地产火爆期,项目建设不到两年,就将包括不符合预售条件的在建住房全部认售完毕。但2015年2月,开发商资金断链,楼盘烂尾。
  一时间,购房户、承包商、建材供应商、建筑工人等众多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没有了着落。
  面对这种局面,阳信县多方征求处理意见,最终决定采取企业申请破产清算方式进行处理。
  阳信县法院院长孙卫国从事民商法审判工作多年,是破产清算方案的主要提出者。在他看来,与传统的行政干预相比,依法破产清算能最大限度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为做好“僵尸楼盘”处理,阳信县相关职能部门、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为成员的破产清算小组,对相关权益方的权益进行核算。阳信县法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专职审判团队,把全部精力用于企业破产审判。
  在多方努力下,2017年10月1日前,200余名购房户拿到了新房钥匙,320名农民工拿到了1390万元工钱,其他债权得到了有效分配,接手企业实现了盈利。
  阳信县城棚改区很多是国有或集体企业所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由于早已实际退出市场,属于“僵尸企业”,企业资产多已被其他市场主体买受。
  这些企业资产一旦被法院执行拍卖后,应有企业承担的养老保险和医疗费用等职工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而我国法律规定,企业一旦进入破产程序,其余法律程序须全部中止并移送破产案件受理法院。
  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为此,该县将破产清算和棚户区改造结合,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将10家国有或集体企业涉及的诉讼及执行案件纳入破产程序,优先保障了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等权益,化解、核销企业债务总额4亿多元,为棚改工作扫清了障碍。
  今年,该县还计划完成剩余近十家企业的破产清算,实现“僵尸企业”清零。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