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滨城区一小62岁退休教师陈玉泉:
每周往返百里义务为惠民农村娃上音乐课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刘清春 刘青博 通讯员 王秀民
  62岁,本该是含饴弄孙的时候,可退休教师陈玉泉却选择做“一只城乡间奔忙的候鸟”。每周,他都自己开车回惠民老家,给农村娃们义务上音乐课。往返百里路程,他风雨无阻,冰雪无阻。
  陈玉泉是滨城区一小的退休音乐教师,有着37年教龄。同时,他的父亲、妹妹、妹夫、儿子、儿媳也都是人民教师,三尺讲台,三代从教。有次回惠民老家看望母亲,陈玉泉得知惠民县展家小学没有音乐教师,上音乐课时只是兼课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唱唱歌,不仅不认识五线谱,更没有几种乐器。对此,他感慨颇深,因为他知道音乐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大。
  少年时,因为“文革”,陈玉泉的学业时断时续,但对音乐的爱一直没断。幼时,父亲常拉二胡哄他开心,家中这惟一的奢侈品成了他童年的好伙伴。稍长,庄乡就常请他演奏二胡,为他组织一场场“个人小型音乐会”。在当时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出中,陈玉泉是远近县区的二胡小明星,足迹遍布李庄、姜楼、三堡、石庙、东营等地。“文革”后,依靠对音乐的挚爱,他完成了学业,进城走上了心仪的教师岗位。
  想到此,陈玉泉找到展家小学校长,提出自己愿意义务为娃娃们教音乐,当一个不拿一分钱报酬的编外教师。就这样,陈玉泉开始了自己的义务音乐教师生活。
  刚入学的小朋友活泼好动。陈玉泉知道他们纪律意识弱、学习习惯未养成,就从基本的叨、来、咪教起,用鼓励的话语、亲切的眼神、快乐的音符慢慢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然后逐渐增加专业深度。于是,每周一、二、三的下午,校园里都有了旋律和节奏。
  考虑到陈玉泉路途辛苦,学校提出少安排两个年级、少上几节课,但陈玉泉说:“只要孩子们喜欢,再辛苦也没啥。”2016年秋,老伴因心脏病过世。即使伤心悲痛,陈玉泉仍舍不下这些乡村娃,处理完老伴的后事,他就继续去上课了。
  如今,展家小学被合并到了何坊街道中心小学。学生多了,条件有所改善。陈玉泉又担任起了社团顾问,指导学校二胡乐团和鼓号队。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将以往的课间健身操时间改作“趣味大课间”,让孩子们在40分钟时间里打乱班级,自主选择足球、跳绳、篮球、武术等体育运动。同时,对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建立了管理档案,还开展了以“爱心课堂”为主题的关爱活动。此外,他还带着孩子们开展“一日游”活动,参观附近村庄、企业、养殖场,帮孩子们开眼界。因为这动人故事,陈玉泉被评为惠民县第二届道德模范。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