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张立铭:把垃圾处理厂建成大花园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管林忠 通讯员 李盛
  ·开栏的话·
  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市总工会联合本报推出“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专栏,即日起刊发一系列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动员广大劳动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主动投身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争一流、上水平”。
  今年44岁的张立铭,是滨州市净洁固体废弃物处置转运有限公司(原滨州市垃圾处理厂)的法人代表,2004年由部队转业后分配到滨州市垃圾处理厂筹建办,至今一直工作在环卫系统的第一线。
  市垃圾处理厂于2007年7月10日正式投入运行,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RD高温降解工艺,日处理垃圾量达600多吨。为了使这套先进的RD高温降解工艺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张立铭和各工序车间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奋战在又闷又臭的生产第一线,刻苦学习钻研新技术,有时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一次,为了排除机械故障,他不顾高温、不怕恶臭,光着膀子在一米深的臭水中连续工作3个小时以上,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
  经过多年亲身实践,张立铭逐渐摸索出了排除生产过程中易产生问题的经验,对板链输送机、筛分机、污水提升机、锅炉烟道、省煤器等一系列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和革新。2012年,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他带领科技小组研发了“垃圾脱水机”,利用打包机的挤压工作原理,在结构上重新设计和改造,把消解处理后垃圾中的水分榨干,实现垃圾快速脱水,便于直接焚烧。此前,每天垃圾助燃至少要用一吨煤,使用脱水机后,无需再用助燃材料,不仅节省了成本,缩短了垃圾处理周期,更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处理行业中的一大难题。“垃圾脱水机”于当年获得国家专利,全国各大科研机构及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垃圾处理工作是城市环境改善的关键,但工作的脏和累却往往不被外人理解。张立铭经常和职工说,一定要重塑新时期环卫工人的形象,脏臭不是环卫工人的代名词。为了树立环卫工人的新形象,他先从厂区环境改善入手,生产线增设“抑菌祛味自动雾化、降尘、除臭喷洒”设备,有效改善了生产环境和周边环境;职工宿舍参照军事化管理,配备了高档的挂衣架、脸盆、毛巾、被褥、床单、暖气等,给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休息空间;安装了净水器,让职工喝上放心的纯净水;配备了洗浴室、活动室、乒乓球室、篮球场,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2016年,公司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职工书屋”称号,全总赠与图书2万余册,省总工会赠与图书1万余册,职工书屋图书存量达到4万余册。
  如今的滨州市净洁固体废物处置转运有限公司,是市级花园式单位。公司生活区内建成了蔬菜园、生态园、果园等,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保效益。来到这里的人都说,不像处理垃圾的地方,倒像一个大花园。
  作为共产党员,张立铭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本人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业岗位能手、中国城市环卫协会优秀一线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