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任斐通讯员王鹏飞
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事关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规划局局长杜建民表示,按照省、市关于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传统产业上水平、新兴产业上规模、基础设施上台阶、服务效能上层次的目标,市规划局将结合工作职能,着力在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
优化空间布局,精心组织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构筑“八区、十二园”的产业发展格局
记者:结合规划工作职能,市规划局将如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
杜建民:按照“一核、两极、三区、四轴”的市域空间结构和“城镇发展集聚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全域生态特色化”的目标定位,精心组织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引领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将组织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对城市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作出合理安排,发挥好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产城融合,为新旧动能转换谋空间搭载体。
园区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是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和强大动力源。产城一体化是未来园区发展的大方向,规划部门将全力配合有关部门,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将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统筹谋划,调整优化各类开发区、园区规划,超前规划发展空间,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态、低碳、循环发展,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向园区倾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合理确定园区各类用地容积率管控指标,对工业用地容积率实行下线管理,引导五大产业集群及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记者:目前我市正在进行《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5年)》修编,在当前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背景下看,我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存在哪些局限?新一轮总规修编又进行了哪些完善?
杜建民: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变化日新月异,我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对新形势下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滨州的引领作用有所减弱。通过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其主要存在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各类园区功能布局的研究和分析比较浅显、建设模式较为粗放等问题。通过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将构筑“八区、十二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引导全市产业的相对均衡和适度差异化发展,推动产业发展重心向沿海区域迁移,提高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水平;积极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提升,加速培育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城镇化动力,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编制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优化绿地、水系等生态布局
记者: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将为新旧动能转换拓展新空间。市规划局将如何通过规划引领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在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方面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
杜建民:现代区域发展的竞争,实际上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其中,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都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优良环境的支撑。规划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组织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编制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专项规划,重点研究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配置各类资源要素,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优化绿地、水系等生态布局,提升品质和档次,进一步擦亮“四环五海”城市名片。
通过规划引领,力争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好基础。从出行条件方面来看,去年我们编制完成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停车场布局专项规划,从宏观角度统筹、整合交通体系。在此基础上,今年规划部门将进行提质升档,编制加油(气、电)站布局规划,实现城区公共加油(气、电)站体系的整体优化;编制绿道专项规划和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规划绿道系统空间布局,构建自然高品质、畅通安全的步行、自行车交通廊道体系,实现“公交+慢行”出行模式,推动形成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规划管理机制,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记者: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离不开良好政务服务环境的营造,规划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杜建民:事实证明,发展活力足、经济转型快的地方,无一不是“放管服”改革更加彻底的地方。规划部门将以群众、企业和基层需求为导向,以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最优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创新规划管理机制,依法理顺规划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优化审批流程,不断创新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和服务方式;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对建设项目审批推行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容缺办理、一网办理等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出台《关于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意见》,公布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和“最多跑一次”审批事项清单,通过提高效能,强化服务,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