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范本刚
2017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滨州港口岸对外开放。这意味着滨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从梦想走进现实,滨州昂首阔步迈入了“国际港时代”。
口岸开放获批,助推滨州港向着亿吨大港迈进
长久以来,滨州人民一直有一个梦想,建大港,行大轮,发展港口经济,实现以港兴市。
从1969年开始,近半个世纪中,滨州港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69到1971年开始起步阶段,建成2个500吨级泊位;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曲折阶段,港口建设一直进展缓慢;2005年开始步入大建设阶段,当年重新启动滨州港建设,2007年提出了“以港兴市”战略,2010年把滨州港确定为“一号工程”重点推进,拉开了万吨级海港建设的大幕;2015年正式通航阶段,2015年6月26日,2个3万吨级泊位开航运营,标志着滨州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滨州真正实现了“面向大海”发展。
随着一大批重特大项目加快崛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企业原材料和货物进出口需求十分迫切,但外轮无法进出滨州港,滨州走向世界的“跳板”被阻断。能否顺利实现滨州港口岸开放,直接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滨州一定要有开放的口岸,这是滨州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必须拥有的“国际通行证”。从2013年底,滨州人开启了异常艰辛的申报审批之路。
4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办公室精心准备申报资料,积极向上汇报、沟通、争取,市领导带队到各部门汇报对接,市口岸办和口岸开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密切跟进。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滨州港口岸对外开放。这是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实现了对外开放历史性跨越。滨州人民多年的期盼,几代人的梦想,终于梦圆。
积极申报的同时,滨州全面实施沿海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滨州港海港港区4个3万吨级泊位建成投用,东西两条防波堤和17公里集疏运通道全面建成,3万吨级航道疏浚完成,滨州港通关服务中心达到入驻条件,全长70公里的疏港一级公路和58公里的滨海大道建成通车,直达港口码头的疏港铁路加快推进,为一类口岸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海港港区将建成并投入运营3—10万吨级泊位10个以上。
滨州港口岸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拓展货运市场和经济腹地,推动滨州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向着亿吨大港迈进!
打开融入世界“海上大门”,全面提升滨州综合竞争力
滨州港口岸对外开放对滨州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将实现沟通周边,连接四海,物畅其流,推动滨州“港产城”一体化,实现港口、产业联动发展,产业、城市融合发展。
港口开发开放是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重要引擎,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滨州港口岸的对外开放,打开了滨州直接融入世界的“海上大门”。
滨州港口岸开放将带来多重利好。首先是改善滨州招商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滨州以更便捷的渠道、更高效的速度联通五洲、走向世界,降低商务投资成本,增强投资信心,增加与国内外市场的密切程度,承接更多产业转移和项目落地。其次是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水平。滨州可以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直接接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更广泛的国内外交流和合作,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第三是助推滨州产业集聚发展。滨州港对外开放,将充分发挥港口腹地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贸易、仓储物流、金融中介、沿海旅游等多种产业,扩展城市容量,扩大集聚优势产业、配置国际资源平台,带动外来资本和人才引进,集聚更多的要素资源,促进北部产业新城崛起,助推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第四是为滨州发展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自贸区等保税功能区奠定坚实基础。
而在区域层面,滨州港口岸开放,为山东整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布局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滨州港将成为服务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最便捷出海通道,为山东建成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沿海开放新高地发挥积极作用。
融入智慧理念,全力打造滨州港“智慧口岸”品牌
国务院批复口岸开放后,需经山东省组织预验,国家口岸办组织相关部委正式验收后,方可宣布对外开放运行。
“我们将一鼓作气,全力以赴,全面做好滨州港口岸开放验收准备工作,力争滨州港口岸尽早顺利通过验收、实现开放运营。”市口岸办副主任成敏说,按照“三互”大通关和“一站式作业”总体要求,坚持适度超前、高点定位、集约共享、智慧高效,把智能化信息化融入口岸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口岸查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立完善口岸管理机制,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保障口岸通行安全,全力打造滨州港“智慧口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