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滨州发现嘉庆十二年牌坊建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张丹报道)滨州地底下挖出“宝贝”了!5月20日,在滨城区北镇街道义和居委会(原老北镇大坝坝根),施工队伍的挖掘机一铲子下去,“掘”出了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清代遗迹。经过初步鉴定,这处遗迹属于石牌坊建筑,修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目前相关史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虽然尚无定论,但这座完整度较高的石牌坊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滨州历史遗存的重大发现。
  5月21日上午,在遗迹所在地,施工队还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挖掘清理工作。得知家门口发现了“宝贝”,周边的居民也纷纷聚到这里一睹真容。在现场,记者也看到了这座古牌坊的面貌——与旁边待拆迁的房屋相比,古牌坊的根基大约位于地下5米深的位置,牌坊一旁的土层深处,散落着数十块截面呈青蓝色的砖石。
  目测该建筑高约4米,宽约6米,最上部前后两面均刻有“大清嘉庆十二年旌表节孝侯廷对妻赵氏坊”18个字样,字迹非常清晰,可以初步判定该建筑为清朝嘉庆年间一石牌坊,字迹下方是雕刻精美纹样的横梁。横梁下方左右并排一大一小两个门洞,最东侧还能看出坍圮痕迹。前后共有6尊石狮子,北面最东侧的狮子已不完整,只剩下底座。
  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的83岁老人高宝森说,从他记事起,就知道有这个牌坊。1945年高宝森刚10岁,跟其他孩子在牌坊下边一块摔泥巴。“印象中没见过现在挖出来的这部分,只记得见过牌坊上面的‘帽’。”高宝森回忆,“当时,这个牌坊立的位置应该是叫盐店街。”
  曾任《滨州地区志》副主编的原滨州日报社高级编辑潘钧国闻讯后也赶到石牌坊发掘现场,他在认真观察了石牌坊被掩埋的位置后说,这座嘉庆十二年(1807年)的石牌坊在如此深的地下出土,让我感受到了自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夺占大清河河道,经滨州入海以后,因屡屡泛滥,对滨州地形地势造成的巨大改变。这座牌坊原本应该建在一个人流密集、醒目显著的位置,他推断石牌坊的正面向南,原本立于老北镇盐店街南口。“分析此牌坊被埋的原因,应是因清咸丰五年作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黄河夺占大清河河道之后,在此筑堤所致。而且不是一次性掩埋,似应是几次在黄河防汛的紧要关头将堤坝加高,坝基随之加宽……如此将位于堤背的这一牌坊逐次深埋于堤根之下,直至今天被再次挖掘出来,方又重见天日。”潘钧国说道。
  据现场的施工人员介绍,5月20日早上7点钟开始挖掘,到当天晚上6点钟基本能看到牌坊的全貌,预计今天还要再挖一天。据了解,此处遗迹在去年即被发现,当时仅露出牌坊东侧上的一小部分,相关部门便将此处保护起来,直到5月20日才着手动工。截至5月21日上午12点,现场已经做好保护措施,并派安保人员看守,确保现场不受破坏。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