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最高气温已达34摄氏度,在滨州技术学院实训车间内,头戴护目镜、身着长袖工作服、脚穿劳保鞋的“蓝领”教师梅延东在数控机床前挥汗如雨,时而竖耳倾听,时而翘首仰望,时而测量一下加工的工件并奔走于电脑与机床之间修改着程序。
以上一连串动作是梅延东通过多年的加工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听、二看、三把刀、四量尺”加工法。这一方法不仅有效保证了加工工件的精度,且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在他的同事及学生之间得到了广泛应用及推广。
回顾近几年的科技之路,梅延东以“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来概括。梅延东先上技校后考上大学,算是有知识的“老工人”,回归母校工作之初可谓自信满满。然而一件事给了他沉重打击,让他转而沉下心来投入到科技研发中。
当时,他所在部门主任找到他和另外两个同事,让他们一起出一本实训方面的教材。梅延东自觉是顺手拈来,却不曾想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理论知识他还没有摸透,许多加工常识他都没见过,他这才明白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
碰壁的梅延东决心把业务真正搞实搞通。碰上不懂的知识点他就查资料、问同学、找大学老师,碰上模棱两可的技术点就与同事等晚上机床空闲了再做实验验证,在家时则根据整理的内容完善教材,经常要忙到凌晨三四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们编辑的《数控加工实训教程》一经出版,立刻受到了周边地区相关院校的关注,先后有多所学校订购,该书对数控中、高级工标准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中级工知识范围、学习内容做出详细解读,改变了山东省无实训相关教材的局面。
在后来工作中,梅延东又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优点,研究校企合作技师工作站建设,协助单位成功申报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滨州市首席技师培训基地等,为职教教师与企业职工技能培训搭建了技术桥梁、建设了标准。
为加强数控加工实践技术,梅延东不断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提高水平。通过不懈学习与摸索,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加工方法,个人先后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二三等奖各1次、市级竞赛第1名3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技能竞赛荣誉8次、市级荣誉若干。梅延东先后被选派担任“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监督”等工作,特别是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命题工作中,针对2A12T4铝新材料、易变性薄壁件等新工艺的加工,他提出了先粗A留小余量再掉头粗B精B保尺寸后再掉头精A的加工工艺,有效解决了在装夹过程中带来的变形问题,该工艺受到了在场大国工匠鲁宏勋的肯定。
不仅如此,梅延东还将教、科、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为社会创造生产价值。先后为滨州市百特机械化工有限公司解决油管端部锥螺纹车削难题,有效解决了防水问题;解决拉伸机联轴器磨损问题,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研究制造模具生产工艺一套,为该企业创造生产价值96万元。
突出的表现及优秀的成绩,让梅延东先后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数控机床技能竞赛技术能手”“滨州市首席技师”“滨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滨州市最美青工”“滨州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