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返乡种果蔬,只为顾客吃上“原来的味道”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蒋惠庆
  5月28日凌晨4点10分,范美菊早早起床,她要去县城赶早市,把前一天晚上采摘的新鲜蔬菜给老客户们送去。丈夫王希榜则打理甜瓜和蔬菜大棚,他们两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
  “别看现在是客户集中到早市去拿菜,但是两年前刚开始卖菜的时候,俺是挨着门头去送菜,并且价格明显比别人低。这都是因为刚刚开始,需要打自己的牌子。”范美菊说。
  范美菊和王希榜是无棣县信阳镇城后王村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两人就离开家乡去东营打工,主要从事蔬菜水果贩运,在东营一干就是22年。后来,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2016年10月,二人回到了家乡。
  一向勤劳惯了,他们觉得闲着不是长久办法。他们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考察,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他们考虑过开饭店、小吃部,但是都没能做起来。就在苦思冥想之际,思路来了:自己卖菜多年,精通蔬菜市场行情,再说家乡正好缺乏绿叶蔬菜种植项目,何不自己种菜来卖?
  经过论证,信阳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瓜果蔬菜。于是说干就干,2016年12月,他们流转了小孟村的50亩土地,注册了“无棣胖大姐家庭农场”,从此走上大棚蔬菜种植之路。
  一开始,他们建起了占地10亩的4个大棚。在种菜方面他们不懂技术,东营的一个种菜的朋友听闻消息后,便成了他们的义务技术员,三天两头跑过来,手把手指导他们种菜。当年,他们种了油麦菜、菠菜、芹菜、茼蒿等十余个品种的绿色蔬菜,长势良好。
  “我以前卖过菜,知道卖菜里面那些事儿。”范美菊认定了一个理儿,那就是“种良心菜,不赚昧心钱”。他们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管理,从2017年2月起上市,他们家的蔬菜凭借绿色无公害品质逐步打开了本地市场,站稳了脚跟。
  第一步的成功,激发了范美菊的劲头。去年9月,他们又建起了占地5亩的两个大棚,扩大了种植规模。慢慢地,他们觉得种植蔬菜不过瘾,又把目光投向了甜瓜种植。
  “以前我们也卖过甜瓜,知道什么品种好卖。”范美菊说,他们在东营一个种甜瓜的朋友得知消息后,今年正月二十给送来了瓜苗,亲戚朋友十多人一起来帮忙,用了两天时间,两个大棚全部栽植完毕,有羊角蜜、绿宝、花蕾、莎白四个品种。
  “别人的瓜在花期都是机器喷药,我们的是纯人工授粉。”王希榜说,从4月20日起,他们进入最忙季节,因为要给第一茬甜瓜授粉。每天从早上5点到上午10点,从下午4点到晚上8点,两口子一直忙了一周才把头茬甜瓜授完粉。“我们的甜瓜除了在幼苗时期喷施杀菌剂,后期定期喷洒叶面肥之外,其他药物一律不打,纯天然生长。”
  在范美菊家的仓库里,笔者看到了好几袋子粉碎的黄豆。她说:“为了让甜瓜口感好,我们用的是有机肥,还有牛粪、大豆,其他化肥一律不用。”
  范美菊顺手切开了一个羊角蜜甜瓜,一股甘甜清香之气扑面而来。“你看看,我们的甜瓜每一粒种子都是实心的,跟市面上卖的普通甜瓜不一样。”她说,纯天然的甜瓜和喷施过甜蜜素、催熟剂的甜瓜看起来外表一样,但是内里实质差得很远。
  “咱是地地道道的老百姓,就想种出一些原汁原味的瓜果蔬菜。”范美菊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