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韩俊亮葛肇敏通讯员吕晓滨李荣新马越
滨城区在“创森”的同时,着力做好“融合”文章,将林水会战与沿黄开发、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坚持发展绿色产业,积蓄融合发展新动能。
与沿黄开发相融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近年来,滨城区将沿黄开发作为加快农业转调,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工程来抓,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带”、“沿黄生态景观带”。通过挖掘现有资源,构建沿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打造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和增长极。
一方面,滨城区将林水会战与沿黄开发紧密融合。结合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在沿黄片区绿化中,融入旅游元素,赋予其休闲、观光的功能。据滨城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滨城区专门聘请了专业绿化公司,对10公里沿黄车行道进行高起点规划。优先选择栾树、樱花、元宝枫、海棠等观赏性较强的树种,打造沿黄生态景观带,为下一步沿黄观光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滨城区狠抓林业提质增效,提高林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深入做好林业新旧动能转换大文章。“围绕东吕高速路域经济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我们高起点规划,培育了特色林果基地,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林果产品。”滨城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近期重点抓好华谊种植合作社800亩‘仲秋红’特色大枣推广栽植和梁才张王村1100亩相思红苹果基地建设,引领果业转型升级,促进果农增收。”
下一步,滨城区还将在抓好林木资源总量提升的基础上,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管理。积极探索发展沿黄森林产业经济带、森林旅游观光采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新型林业产业,加快推进以森林体验、养生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与脱贫攻坚相融合,让贫困村实现“绿色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有产业作支撑,农村经济才有基础,农村事业才有依托,否则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在全市春季林水会战现场观摩会议上这样指出。而林业产业作为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滨北街道在实践中探索出“企业+政府+农户”以及“林业种植+林下养殖”的模式——由政府协调组织土地流转,企业进行施工管理,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户的“多赢”效果。“通过引入绿化苗木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社会资本投身林业建设,共流转土地1.7万亩,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滨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滨城区,林水会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让贫困村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贫困户经济收入有所提升,实现了“绿色发展”。
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生态保障
林水会战的提档升级,不仅要注重“量变”,更需要完成“质变”——由绿化美化向特色化、差异化、韵味化转变,不仅仅是田成方、树成林、满目苍翠,还要成景成韵、错落有致,做到“人到滨州,入景入画”。
因此,滨城区将林水会战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进一步加大对乡村道路、村庄内外的绿化,因地制宜,高点规划,尽可能选取经济效益、观赏效果都比较强的树种,如柿子树、山楂树等,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提升乡村品位档次,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通过实施林水会战,进一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环境承载力,为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和保障。
如今,滨城区的林水会战依然在紧锣密鼓的部署中。秦台生态林场修复工程、滨海路绿化工程、渤海二十一路北延绿化工程、沿黄车行道绿化工程(西段)、野生动物园绿化工程等等,都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攻坚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