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档案史料写辉煌 兰台服务谱新篇
    宽敞、安静的档案整理室,方便各单位的档案员整理档案

    2018年5月12日,莲华书院的120名小学生在老师、家长的陪同下参观“沧桑滨州”展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截至目前,馆藏档案资料量已达53万卷(件)

    依托数字“兰台”建设,查阅档案不再繁琐

    档案馆全貌

    设备齐全的消防室

    老档案局(馆)旧址

    滨州市第一个个人档案展馆--杨本贞展馆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田中岳 通讯员 赵云华 周杰
  滨州市档案馆始建于1962年12月,经过滨州几代兰台人近一甲子的努力,时至今日,总馆藏档案资料达53万卷(件),已经发展成为档案永久保管基地、档案史料利用中心、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获得了全国最美档案馆、国家一级先进档案馆、省级文明单位、市级平安单位等称号,成为面向全市提供档案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
  在这里,一份档案就是一段历史;在这里,滨州发展的历程鲜活呈现;在这里,听听档案关于你我他的故事……
  6月4日,星期一;早晨刚上班,市档案局征管利用科主任科员卢艳来到三楼档案库房,开始一天的第一项工作:检查库房温湿度,查看空调、通风机及杀菌机设备运行状况。
  回到办公室里,卢艳开始接待查档利用者。今天第一位访客为孙某,需要查找的档案资料为其本人在原惠民地区卫校学习材料。卢艳也由此开启了提供查档利用的工作流程:点开程序,输入关键字,搜索出相关材料电子版,输出打印、标明出处、加盖印章,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孙某惊诧地问:“这就行了?!”整个过程用时2分钟,既快捷方便,又不用进入库房调卷,有效地保护了档案原件。
  1976年出生的卢艳于2007年12月到市档案局工作,安排在征管利用科,负责档案资料的征集、整理、查阅及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一年1300多人次的查阅,她个人一台电脑应对得绰绰有余。
  “原先这是不可想象的。”征管利用科科长许志永说。许志永自1997年调入档案局,20年来一直从事档案接收、管理、利用工作,见证了档案事业的变迁。“原先的市档案局(馆)位于地委大院内1976年建成的2号小楼,地委印刷所占一楼,档案局(馆)占二、三楼约400平方米,库房面积仅123平方米。”因为条件所限,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到档案局后与局(馆)的数名老业务天天手扒案卷编写检索工具,馆藏仅收存了惠民地委、惠民行政公署等103个全宗、1990年前的档案,管理手段及利用方式难以规范,档案安全存在着极大隐患。“查阅档案全凭厚重的‘案卷目录’与‘全引目录’进行;工作人员一天二次人工测量记录库房内外温湿度,夏天每天进库房开除湿机除湿、从库房往外拎水,冬天每天用湿拖把进库房拖一遍增湿,以使库房相对恒温恒湿,保障档案安全。”许志永说。
  新馆运行兰台逐梦成现实
  在市档案馆三楼和四楼的库房里,各个时期的历史档案有序地摆放着,这些档案的背后,有着一个个关乎你我他的鲜活的故事。
  馆藏的垦利地委和垦利专员公署全宗,涵盖了1943、1944年清河区及后来清河区、冀鲁边区合并而成的渤海区有关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土地改革、动员参军、战时邮政、剿匪、支前、干部南下等档案内容。
  建国后的档案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我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情况,包括滨州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情况;“文革”期间滨州曲折的发展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驶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的情况;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城市特色以及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等。
  为更好地保存和管理档案,市委、市政府经过详细的研讨、论证,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档案馆新馆于2009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新档案馆启用后,经过2010年、2015年两次进馆,馆藏从103个全宗增至226个,馆藏档案资料量从6.8万卷(册)增至53万卷(件),门类涵盖文书、科技、会计、声像、公证、人事、非诉讼案卷以及非全宗形式的人物和实物档案等十余种类,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检索。
  新档案馆设有展厅区、办公区、库房区、借阅利用区、集中整理区以及各类技术用房,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办公网络、安防监控、库房自动灭火以及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设施配备齐全;查档服务大厅装修简洁明亮,十台个人检索利用终端微机整齐排列,安防系统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控……
  “新馆落成后,市档案局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除去开办‘沧桑滨州——滨州市历史变迁暨建设发展成就’综合展览外,还先后举办了馆藏档案精品展、明清地契展等专题展和杨本贞个人档案展览,让更多的人走进档案馆,感受滨州文化,感受档案的独特魅力。展览举办以来,参观者不断,热度不减,仅节假日接待参观团体达40余批次。”展厅主任周杰介绍。近年来,市档案局先后编辑出版了《党旗飘扬——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风采录》《辉煌十年——2000-2010年滨州大事记》、探求我市自然灾害变化规律的《滨州自然灾害要览》、反映渤海革命老区的党史资料《光辉历程》及《大渤海》《刻骨铭心的记忆—抗美援朝老战士访谈录》《滨州地名故事》等十多种书籍资料,结合党性教育,举办焦裕禄精神展、红色教育展、美丽乡村我的家·童画童意美术作品展、生态滨州鸟儿美等专题展共计12个,档案宣传工作连续三年在全省考核名列第一、连续9年被评为山东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市档案馆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在市档案馆档案整理室,一位工作人员正埋头于一堆文件跟前穿针引线装订文件。市物价局档案员杨福禄说:“我们各单位的档案员每年都会集中一段时间来档案局进行归档文件整理。市档案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宽敞、安静的档案整理室,还为我们配备文件专用保密柜,确保了文件的安全保密。”
  “到档案局进行集中归档文件整理,是督促各立档单位及时将上年度形成的文件材料整理归档的有效措施,一方面让身兼数职的档案人员脱离单位繁杂事务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文件整理归档任务,另一方面确保了档案整理质量。再就是督促文件收集,尽量实现齐全完整归档,这也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与技能提升。”业务指导科副科长周颖颖说。各市直单位以协作组为单位分期分批集中到市档案局进行归档文件整理,通过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答疑解惑、手把手指导,对各类文件资料进行鉴定、分类、编目、装订、装盒等环节实现归档。自2014年《山东省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规范》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创建省级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示范单位和先进单位73个,市级示范单位和先进单位191个,推动了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市档案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及山东省《整改落实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反馈意见》,积极把握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全面开展档案工作,力争社会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市政府在2017年印发了《滨州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滨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滨州市著名人物档案管理办法》《滨州市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规范测评办法》《滨州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等五个档案规范性文件,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网络建设打造滨州数字“兰台”
  市档案馆全面落实《滨州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2016—2020年)》,在现有档案信息化基础上,参照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评指标要求建设数字档案馆,以实现档案资源的高度智能化管理和开发利用,从而建设出具有档案信息来源多元化、档案实体管理物联化、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网络化、档案数据存储集约化、档案信息开发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移动化等特点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整个项目分成三期进行建设,现已经完成数字档案馆项目一期电子档案库房(中心机房)建设,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发挥优势服务发展大局和民生改善
  目前,市档案局在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二期工程建设和服务社会民生查档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用好综合展览,办好专题展览,在主流新闻媒体开设“渤海区干部南下记”“波澜壮阔40年”等专栏,公布档案、回顾历史、服务未来;深化“心系兰台、真情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市内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推动市档案馆与区域外档案馆实施异地查询,深化便民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梳理馆藏档案资料,找准切入点,真正把‘故纸堆’变成‘活资源’,为各级各部门提供针对性强、佐证价值高的档案信息服务,努力服务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部署,通过举办展览、开设专栏、编辑资料等多种方式为单位和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档案服务。”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馆)长劳景龙表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