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市东街道郑家居委会棚改项目是今年滨城区体量最大的棚改项目,且面临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困难,但该居居民只用5天时间就全部签订协议,5天时间全部搬家交钥匙
“老大难”缘何实现和谐拆迁
  滨州日报/滨州网 通讯员 王国军 邓晓华 林雪枫
  截至5月30日,滨城区市东街道郑家居委会517个院落基本腾空拆除完毕。此前,仅用5天时间,全居委会1496人、546户协议签订全部完成,5天时间,所有群众完成搬家交钥匙,并且实现零信访、零投诉、零事故。
  郑家居委会棚改项目是今年滨城区体量最大的棚改项目,又面临着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缘何顺利实现“和谐拆迁”呢?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坚持充分发动群众,更要充分依靠群众
  市东街道作为滨城区委、区政府驻地,又是东区建设的主战场,担负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任,但要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基础在于赢得发展空间,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是其中关键一环,也是改善民生最大的实事工程。今年是滨城区实施三年棚改计划的攻坚年,市东街道顺应群众愿望,强化责任担当,计划完成郑家、北孟、北郝、天王堂、郭集工业园、北孟工业园6处居委会的棚改,时间紧张、任务繁重。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市东街道进行了深入调研摸底,确定了“以人为本、统筹推进,舆论先行、先易后难,和谐拆迁、依法拆迁”的棚改整体思路。
  可是为何又要先从面临问题和障碍最多的郑家居委会入手呢?一些街道干部心存顾虑。郑家居委会棚改项目是今年整个滨城区体量最大的棚改项目,院落众多,房屋情况非常复杂,渤海五路拓宽及黄河十五路建设涉及全居56户安置新院,个别户在拆迁后又原址翻建,同时由于居内8个生产小队的随意无序安置,村居南部及北海南岸农户自行建设23处违章建筑,且村内存在党组织管理弱化等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群众普遍对拆迁补偿的期望值过高,导致群众工作任务艰巨。
  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坚持充分发动群众,更要充分依靠群众。市东街道实行“党政正职负总责、班子成员包小组、抽调干部包到户”三级联包机制,抽调街道200余名工作人员,成立了8个工作组,并细化为22个由班子成员、社区书记、科级干部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包保郑家居委会所有住户。制定包保到户明细表、拆迁工作图和进度表,公开晒出工作进度,做到目标、重点、措施、进度、责任“五明确”。同时,紧紧抓住拆迁户中的“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两委”班子、党员、居民代表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行党员、干部“一管四带”模式,即管好自己,带动亲属、亲戚、朋友、邻居,实现签约一户、带动一片,有效消除了个别被拆迁户的等待观望心理,带动群众尽快签约、及早腾空。
  越是难算的账,越要帮群众算清楚,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在工作中,街道工作人员从“拆迁经济补偿、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地方将来发展”三个方面帮助郑家居委会居民科学细算“拆迁一本账”。对于群众一时想不通的问题,不厌其烦上门帮助其提高认识;对测量面积提出质疑的,工作人员协调拆迁办工作人员一遍遍上门核实,给居民吃下“定心丸”。街道工作人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细致周到的工作,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广泛凝聚了推动棚改的正能量。
  通过全面走访交流、反复调查核实,不但将房屋信息摸准摸透,对房屋审批单位、性质、年限、造价、建筑队伍等信息逐一排查并建立台账,而且将郑家居委会的每家每户,特别是困难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来源、劳动力状况、主要困难等信息登记建档,将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要求认真梳理汇总,为人性化拆迁安置打下了良好基础。
  越是时间紧任务重,越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
  无论拆迁任务多重、时间多紧,各拆迁工作组始终坚持按程序、按规范进行操作,严格政策,不开口子,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方案管到底、一个政策宣传到底,阳光操作,和谐征迁,促进了整个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安排纪检监察人员进行跟踪检查,实行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拆迁过程的阳光透明,实现安置补偿公开、公平、公正。
  同时,为打消群众顾虑,市东街道坚持“拆建并举”,边拆迁、边规划建设、边安置,提前制订了群众临时安置方案。拆迁前期,街道对市区内,特别是郑家居委会周边闲置房源进行摸排,为拆迁安置户提供详细的躲迁房源信息,确保拆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把影响降到最低。为保证群众尽早回迁,市东街道制订了就地安置的建设方案,在棚改调查、协议签订过程中,安置区规划设计等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已协调确定了安置地点、完成了安置小区土地测量等工作,预计2021年5月,群众就可回迁入住。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