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张炜 通讯员 高吉乐
一提起滨城区梁才街道张王村,很多市民都会想到草莓、黄金梨采摘。走进张王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街道、整洁的农家小院、绚丽的3D墙绘、设施齐全的休闲娱乐广场。
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以“上梨下莓”、大棚草莓采摘为主,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随之增加。张王村的成功转变,得益于村支书刘洪俊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做出的努力。
从市场销售到发展采摘
今年58岁的刘洪俊,2004年起就担任张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们村的变化,是从旧村复耕开始的。”刘洪俊说。
2003年,张王村旧村搬迁后,腾出了300多亩地,进行了复耕。这些地,对村民进行了平均分配,每人0.13亩。为增加收入,村“两委”经过商议,决定从烟台引进黄金梨。
2005年,黄金梨开始结果,村民们就运到市场去卖。当时不光路不好走,价格也卖不上去,刘洪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后来,刘洪俊看到外地搞采摘节的新闻,不由得灵机一动:为何不尝试一下,也搞个采摘节?2008年,经过和“两委”班子、村民商议,张王村首届采摘节正式举办。
“效果出奇地好,梨园里人满满的。”刘洪俊说,“在市场上卖1元多一斤的梨,采摘时最高卖到了3元。”
2004年起,有些村民试着在梨树下面套种草莓,成功后其他村民纷纷效仿,种植面积达到了200多亩。这样的“上梨下莓”模式,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采摘节连续搞了五届,一届比一届火爆。
从露天种植到建草莓大棚
“上梨下莓”开展的采摘,草莓是五月份,梨是九月到十月,冬天是一个“空白期”。
为填补这个空白,2012年,张王村在街道的支持下,开始建大棚种草莓。“目前,一共有15个棚,其中街道5个,我们村7个,个人建设的有3个。”刘洪俊说。
街道和张王村的大棚,都对村民承包,交足承包费,收益归个人。街道的5个大棚,承包给了5户村民,每个棚每年的承包费为4000元。张王村的7个大棚,则承包给了一户村民,每个棚每年的承包费为5000元。
村民张炳坤是街道的5个承包户之一,“大棚每年的收入在2万元左右,我还有六七分地的‘上梨下莓’,每年收入2000多元。”而在这之前,张炳坤完全种植粮食作物,收入微薄。
建设大棚,不光带给了租户收入,还直接带动了村民“跟风”。2011年,村民张志广承包了12亩土地,种植樱桃,成立了寿果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年收入5万元左右。
2015年,村民王观斌承包了20多亩土地,建起了3个大棚,发展草莓、甜瓜、西瓜采摘,成立了祥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大棚草莓从元旦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五·一,之后西瓜甜瓜可以摘一个多月,与露天的草莓和黄金梨正好衔接。”刘洪俊说。每年一到采摘旺季,村里每天可接待游客1000多人。
去年10月份,张王村剩余的1040亩土地,以每亩1300元的价格,整建制流转给相思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种植苹果树为主,目前每天用工十几人,都是从村里招聘。
“通过种植果树、搞采摘,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00元左右。”刘洪俊说,“村集体从零收入到如今的大棚租金收入3.5万元,去年上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也可以为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