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古代孝文化的标识
孙玉良
  前不久,黄河北岸大堤,205国道以东建筑工地上挖掘出土了一座石质牌坊,坐北面南,为中间宽两侧窄的三楹牌坊,中间横梁上刻有正楷字样“大清嘉庆十二年旌表节孝侯廷对妻赵氏坊”。
  牌坊所处位置为原蒲台镇胜利村盐店街南稍门外,大清河北岸,与河对岸蒲台县域隔河相望,渡过大清河向西一华里即是蒲台县城。胜利村在清乾隆至咸丰年间,隶属滨州蒲台镇(北镇)九堡管辖(《山东省滨县地名志》)。
  清光绪年间《滨州志》烈女篇载:“赵氏,侯殿元妻。”咸丰九年《武定府志》烈女“滨州篇”载:“侯殿元妻赵氏。”侯氏族谱载:“六世孙,廷对字殿元,业儒,正月二十三日忌,配赵氏,旌表节孝奉旨建坊,入节孝祠。”《清会典•礼部》载:“各省、府、州、县各建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
  由历史文献证明:侯廷对为胜利村侯氏第六世孙,其父名永萼,字佩莲,增贡生。署宁德县知县,任福建泉州府分府刺授奉政大夫,兼精岐黄,济世活人。侯廷对为书香门第出身,本人是读书之人,婚后与妻赵氏生一子承训,不久廷对去世。赵氏德清气佳,高风亮节,一人抚养儿子,照顾婆母,婆母年迈体弱,失子之心使老人经常悲愁垂涕,数日不食,赵氏天天守候在婆母面前,煎汤熬药,不离身影,仁孝之行闻四村八乡。她几十年如一日侍奉婆母,又为儿子办理了婚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氏年逾花甲,不久撒手人间。
  她的节操纯祯、仁孝之举传遍滨州大地,州衙内大小官员无不佩服赞叹,上报朝廷,圣旨下传旌表其行,“建坊入节孝祠”。节孝坊落成后,滨州官府文人又书写牌位,由侯氏家人陪伴谨送滨州节孝祠,祭奠安放,每岁春秋叩首祷祀。
  节孝坊,植根于我国古文化之中,是我国建筑文化中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孝道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字的构成是老在上,子在下,儿孙要把老者奉祀在上。其本意指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孝悌习风并非糟粕,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去理解它,赋予它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内涵。
  行孝是天下所有做儿女应该做的。当父母上了年纪时,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与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侯廷对之妻赵氏就做到了这一点,侯廷对的早逝,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悲痛,而赵氏的仁孝又给母亲增添了晚年幸福快乐。因此,赵氏牌坊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丰碑,还是一座我国孝文化的典范,激励后人,传承孝道。
  建立牌坊是一种建造前需由当地政府按等级制度严格规定来控制的官方行为。凡是通过岁贡、恩贡、拔贡、优贡、例贡、副贡等形式被贡举入国子监读书,即由府、州、县学贡献给皇帝的生员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才,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地方官府出资建功名坊。
  侯廷对旌表节孝赵氏坊,是四柱三楹冲天式或四柱三楹五楼式牌坊(因牌楼顶不存在,不好判定)。当时,滨州州衙在民间调查了解,被赵氏的仁孝所感动,报朝廷,嘉庆皇帝审查恩准后,由其御笔亲赠。侯氏族谱载:“奉旨建坊入节孝祠”,这简短扼要的八个字,给赵氏的节孝行为高度赞赏,使其彪炳史册,传于后代。与赵氏节孝坊相同的还有滨州城里张箴妻王氏的“节孝坊”;左达妻李氏的“贞节坊”;和杜继业妻孙氏的“柏操凌霜坊”。她们都是早逝丈夫之妇女,坚守纯祯,不负夫义,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典范。
  赵氏坊立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建成76年后,光绪九年(1883年)黄河筑堤将牌坊埋在大堤之下,沉睡了135年。今天终于重睹天日,向人们诉说二百余年前的曲曲折折。牌坊虽旧,但其历史考古价值却无法估量,它展示着我国仁孝文化的悠长历史和在民间传承的习俗。
  【参考资料】
  咸丰年间《滨州志》、咸丰九年《武定府志》、《惠民地区黄河志》、《孝经》、《滨县地名录》、《侯氏族谱》、《滨县地名志》、《蒲台史话》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