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借车、锁车、缴费等操作,非常方便。(王健摄影)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任斐 通讯员 李海英 李盈宁
家住市供电公司西苑小区的市民齐雅文,每晚都会去滨州学院操场上慢跑健身。而从她家到滨州学院来回近4公里的路程,齐雅文都选择骑哈罗单车。齐雅文说,她家门口和滨州学院北门都有哈罗单车停放点,手机扫码开锁单车后随骑随走,半个小时内计费仅一块钱,既方便又实惠。
据统计,自2017年11月27日正式投放以来,截至目前,滨州市城区已有哈罗单车7800余辆(不包括电动单车),注册用户达10万人次,平均每辆单车一天被使用3到4次。
共享单车来滨半年多,在城区道路上,每一辆单车都留下了不同的骑行轨迹。这一条条逐渐交织、愈发密实的骑行轨迹,正引领着低碳、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带来人们出行结构的变化,进而推动着城市的绿色发展。
滨州市民最常见的骑行距离为3公里以内,骑行轨迹以商场、医院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简单来说,哈罗单车也就是共享单车,是我们在城市中,尤其是针对学校、居民区、商业区、公交站点等地提供的自行车共享服务。”哈罗单车滨州城市经理高小强告诉记者,哈罗单车可以无桩停放,市民借车时也不用办卡,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借车、锁车、缴费等操作,非常方便。在收费上,哈罗单车每半小时收费一元,不到半小时按一元计费,落锁即完成用车计费。
高小强介绍,在滨州运行半年来,从骑行轨迹等数据上来看,哈罗单车更能满足滨州市民的短途交通需求。“每一辆哈罗单车都有一个编码,在数据平台上显示为一个信号源,车辆的位置、移动轨迹、停放时长、车辆状况等都可以实时监测。”高小强说,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看,滨州市民最常见的骑行距离为3公里以内,骑行时间为半小时以内,快的五到十分钟、稍慢的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而车辆使用量、流动量大的区域,集中在商场(银座、中百、大润发、全福元、万达、渤海国际)、医院(滨医附院、市人民医院)、学校(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另外,居民小区的单车使用量也很大。
与私家车、出租车相比,哈罗单车的使用成本低;与公交车相比,哈罗单车的使用灵活度高,停放点密集,随时可以取车骑走;而人力驱动的特点又使得哈罗单车不适合长距离骑行,因此,哈罗单车成为不少市民短途出行的首选。同时,由于公交站点覆盖率的局限,哈罗单车满足了市民从出发地到公交站点、或是从公交站点到目的地这段距离的交通需求,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更好地满足了大众出行需求。
目前市城区投入7800余辆哈罗单车(不包括电动单车),平均每辆单车一天被使用3到4次
城市的规模、人口密度等因素决定着哈罗单车的使用频率,目前,我市城区投入7800余辆哈罗单车(不包括电动单车),平均每辆哈罗单车一天内会被使用3到4次;在使用量大的区域,比如滨州学院,平均每辆单车每天被使用5次左右,一天的单车流动量达300余辆。“从骑行轨迹上看,商场、医院、学校这些区域的车辆白天是不停流动的,固定停放的车辆少。到了晚上,车辆会流向居民小区、学校等地固定停放。”高小强说,从使用频率上看,进入夏季后,哈罗单车在上下班高峰期以及早、晚时间段的使用率高;在春、秋尤其是冬季,白天使用的频率高、晚上使用的频率低。
通过数据平台,高小强的团队不仅能够准确掌握哈罗单车的车辆位置、移动轨迹、停放时长、车辆状况等,还能进一步分析出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车辆调度和投放。“比如,在滨州学院南门这个停放点,显示的车辆数量较少,调度人员会及时调配车辆过去,确保该区域的车辆数量是充足的;某个区域的车辆停放过多,流动率低,也需要将车辆及时调配走。”高小强介绍,他的团队将城区分为四个片区、72个网格,每个人都承担了具体区域的车辆调度、摆放、维修等工作。根据路面上的车辆情况,调度人员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段调度车辆到位。
大数据让哈罗单车实现了精准、合理地车辆调度和投放,能够满足市民第一时间的用车需求,也增加了哈罗单车的使用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高小强告诉记者,自今年3月份天气变暖后,我市哈罗单车的用户注册量开始明显增长,截至目前,注册用户已经有10万人次。
市城区划定300余个哈罗单车固定停放点,引导单车有序停放,避免影响市容市貌
无桩停放让哈罗单车的用户能就近取车、停车,使用非常方便,这是共享单车的一大优势,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随意、无序停放。有市民骑哈罗单车到达目的地后,会随意将其停放在路边、人行道等处,甚至推进小区或者单位院内,这些无序停放的单车对市容市貌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市在城区范围内合理选点,划定了哈罗单车的固定停放点,引导市民将单车停放在固定的区域。目前,滨州市城区已经划有300余个哈罗单车固定停放点,单车使用量大的学校、医院、商场、居民小区、公交站点等都已经基本覆盖,市民取车、停车非常方便。
高小强的团队有专门负责车辆摆放的人员,在一些重点网格,车辆摆放人员会沿固定的路线,每半天转三四圈,规范哈罗单车的停放,确保路线上的车辆都在固定停放点内摆放整齐。对于未停放在规定区域的车辆,团队都可以通过数据平台进行监控,及时进行车辆调度。
市城管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李洪刚表示,市城管监察支队将把哈罗单车的管理纳入日常巡查内容,加大对运营企业的督导,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更好地管理、规范哈罗单车,避免因无序停放等影响市容市貌。
共享单车引领低碳、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助推城市绿色发展
目前,我市投放的是第三代哈罗单车,这一代哈罗单车较上代减重25%,同时增加了车座的宽度,调大了车筐,使市民骑行更加舒适、便利;单车车身采用的是铝合金、高分子材料,既坚固又轻便,实心的轮胎安全、耐用、避震,保障了市民的骑行安全。
同时,靠人力驱动的哈罗单车,更是一种低碳交通工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市民践行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市民骑哈罗单车出行,在整个骑行过程中既不消耗能源,还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因此,哈罗单车在环保这方面的优势是私家车、出租车甚至公交车所无法比拟的。
正因此,哈罗单车的使用量越大,对于城市交通运输的分担率越高,也就意味着市民对于非低碳出行方式的选择率降低,城市交通的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这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助推城市绿色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李洪刚介绍,根据哈罗单车的使用和运营情况,我市下一步将有计划地增加投放数量,而更多的哈罗单车投放到城区,必将进一步引领低碳、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加快绿色发展的步伐,也为哈罗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的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其中,在规划领域,今年我市编制了《滨州市城区绿道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将进一步规划绿道系统空间布局,构建自然高品质、畅通安全的步行、自行车交通廊道体系,实现“公交+慢行”出行模式,推动形成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