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茅焦台与茅焦的故事
张卡
    茅焦台遗址

    ▲作者在进行田野调查

    ◀重修真武庙碑额

  上卿当日事赢秦,忠谏能回帝主心。一片丹衷昭汗简,千年美誉重儒绅。草生庭下空交翠,花落台前自送春。庙像至今犹炫赫,阴施德泽济贫民。
  ——清于宗·《秦茅焦台》
  这是清代僧人于宗题写茅焦台的诗,收录在咸丰版《滨州志·艺文志》之中。至今,滨城区滨北街道北街还保留有茅焦台遗址。
  茅焦归隐之地茅焦台
  据民间传说和滨州地方志记载,茅焦台遗址是秦始皇嬴政的臣子茅焦隐居的地方,后人还在上面立了茅焦祠。
  现在,茅焦台尚余海拔高约18米的土台,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50米。据当地居民介绍,原来茅焦台的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也要高得多。多年前因村民取土,已经所剩不多,成为一处地势较高的高台平地,上面还建有几处民房。
  所幸的事,高台平地之上还保留有一小段高台,尚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这段高台南北宽约3米,东西长10余米。从现存土台剖面观察,夯筑层次清晰,夯层厚度一般在16厘米以上,每层都夹有大量陶片、砖瓦、瓷片等。
  根据其筑造工艺和夹杂的陶瓷遗物分析,茅焦台筑台时间可能较晚,现保存较好的部分高台应是在宋代前后建造的可能性较大。2018年4月9日,笔者在夯层中发现有宋代白瓷片,夯层中的灰瓦年代也相对较晚,从而确定现存高台的筑造年代不会早于宋代。即使宋代之后,现高台也曾经过数次整修,从而出现上下夯层和包含物不同的现象。高台下面是否还有更早时期的夯土建筑或夯土堆积,现在因考古工作做得较少不得而知。
  多年前,文物工作者曾在该处捡拾过石斧、石锛、盔形器等。石斧、石锛从器形分析,应是新石器时代的砍砸工具,说明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居住。盔形器则是晚商周初煮盐用的工具,说明这一时期这里可能有盐工居住,或者是居住有与制盐有关的人。笔者也曾在遗址周边拣拾到一片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片。
  茅焦台遗址所在地人类生活的延续时间应该非常长,自史前即有人类居住,后来直至宋代又建有夯土高台。最初筑造高台的目的现在已不清楚,也许就是为了纪念茅焦。
  据了解,茅焦台上原来还有真武庙,明代重修过。台下保留有重修真武庙碑额。1983年,该遗址被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齐人茅焦是滨州人吗
  于宗其人,史载极少。而茅焦却是正史有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得较为简略,只一句:“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司马光《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上》记载得则较为详细,且绘声绘色:“初,王即位,年少,太后时时与文信侯私通。王益壮,文信侯恐事觉,祸及己,乃诈以舍人嫪毐为宦者,进于太后。太后幸之,生二子,封毐为长信侯,以太原为毐国,政事皆决于毐;客求为毐舍人者甚众。王左右有与毐争言者,告毐实非宦者,王下吏治毐。毐惧,矫王御玺发兵,欲攻蕲年宫为乱。王使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毐败走,获之。秋,九月,夷毐三族;党与皆车裂灭宗;舍人罪轻者徙蜀,凡四千馀家。迁太后于雍萯阳宫,杀其二子。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断其四支,积之阙下!’死者二十七人。齐客茅焦上谒请谏。王使谓之曰:‘若不见夫积阙下者邪?’对曰:‘臣闻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二十七人,臣之来固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者也!’使者走入白之。茅焦邑子同食者,尽负其衣物而逃。王大怒曰:‘是人也,故来犯吾,趣召镬烹之,是安得积阙下哉!’王按剑怒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徐行至前,再拜谒起,称曰:‘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陛下欲闻之乎?’王曰:‘何谓也?’茅焦曰:‘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邪?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令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臣言已矣!’乃解衣伏质。王下殿,手自接之曰:‘先生起就衣,今愿受事!’乃爵之上卿。王自驾,虚左方,往迎太后,归于咸阳,复为母子如初。”
  《史记》和《资治通鉴》所记载的茅焦皆为齐人,但是否为滨州人,史籍皆无明确记载。同是李熙龄撰的咸丰版《滨州志》中,便对茅焦是否为滨州人(当时的滨州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滨城区)提出了质疑,并专作《滨州祀茅焦考》一文。作者李熙龄认为,历史上的滨州志都说茅焦为滨州人,但“秦时茅焦为齐人……按齐地,凡武郡及济南皆是,未见其确为滨州人也,惟旧志已建祠立祀,姑仍之。”
  虽然茅焦是否为滨州人还有疑问,但至少自宋以来,官方志书中还是承认此处即为立祠供奉茅焦的所在,或者是茅焦隐居的地方。元代于钦纂《齐乘·卷五》真祐庙一条写道:“滨州城内祀齐客茅焦兄弟,宋大观三年赐额真祐庙。政和六年兄封允济侯、弟强济侯。金末祠废,土人呼作茅神台。”明嘉靖《山东通志》茅焦台条也记载:“在滨州东北旧有庙,宋大观初废。”李熙龄撰咸丰版《滨州志》记载茅焦台:“世传为焦隐所,土人立焦祠于其上,宋大观初改元武祠(因避康熙帝玄烨讳,改玄为元,即玄武祠),而茅像移于西廊,至今犹存。土人呼为茅神台……千九百年巍然犹存,虽为神所依凭,而名未之或改。登斯台也,高风时来,缅怀前烈,可以振懦强志矣。百世之下,庶不思废焉。”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茅焦台千百年来的兴废易名史籍记载不甚一致,但至少到了宋代,官方或地方便在今天的茅焦台立祠纪念茅焦,甚至朝廷还为此专门赐名。直到清代咸丰前后,茅焦台上还有茅焦像,茅焦台也一直被当地人称之为茅神台。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