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花海畔的渡口。 肯尼亚选手参加码头镇举办的马拉松比赛。 灰砖门楼配大红灯笼,这样的老建筑在炭刘村有很多这样的。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张丹赵鑫通讯员张松田道爱
开栏的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滨州段涉及我市6个县区15个镇(办事处),岸长约140公里,总人口近60万人。深入挖掘滨州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有助于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助推滨州旅游快速发展,同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滨州知名度、美誉度的必要举措。
为此,滨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滨州日报联合组织了“挖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大型系列报道,并开设专栏,将精彩内容呈现给读者。在乡镇篇中,报道内容主要包括黄河历史、黄河故事、黄河美食、黄河生态、黄河人物等,旨在全方位展示各沿黄乡镇的黄河风情和旅游发展态势。
黄河滨州段的最西端,是邹平县码头镇。古时的码头地域,北靠大清河、南有小清河、西依绣江河,三河汇聚,漕运繁忙,帆影绰绰,文化繁荣。今日之码头,依靠黄河水的滋养润泽,沃野平川,盛产粮棉,瓜果飘香,生态良好,被称为“金码大地”。
近年,码头镇旅游发展态势很好,已成功创建为“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镇”。2015年,前安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邵家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炭刘村又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顺着黄河去码头,已成为沿黄旅游的典型案例。
沿黄历史:
“武有李化龙,文有李广田”——码头武将李化龙参与了乾隆“十全武功”中的四件
大家都知道乾隆帝有“十全武功”,但你或许不知道,码头镇的一个武将曾直接参与、指挥了其中的四件。他叫李化龙,曾亲自护卫过乾隆帝,乾隆亲赠他荷包。李化龙死后,乾隆还命人将其事迹纂入国史,赐御葬,并亲题碑文。李化龙一生征战,西至新疆,南至越南,东到台湾,参与平定大小金川,助安南王黎维祁复位,最后马革裹尸还。
李化龙死后,其事迹纂入国史,谥武显将军,赐御葬,墓地时称御葬园。今天,在码头镇李码村,有御赐残碑两通、石羊两尊,现存于村委大院,另有碑座、碑帽分别存于胡同、院落。
李化龙的家财、家风哺育了后人。在清末民国,其家族成为名震四方的文化世家——李炳炎与弟李炳耀都教书近半个世纪。其中,李炳耀还曾留学日本。抗日战争期间,他多次拒绝日军的网罗,名扬乡里。他的学生中,李广田、曹德敏是代表。
李广田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云南大学副校长、校长,为云南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广田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其《汉园集》、《引力》等也是杰出的文艺作品。2008年,码头镇将原码头镇中心小学更名为广田小学,并在校内建设了李广田纪念馆。
沿黄品牌:
依托优美环境推出“沿着黄河去码头”三项系列赛事,打造最诗意赛道
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码头成功打造出“沿着黄河去码头”系列赛事——4、5月份的国际马拉松比赛;10月份的国际自行车系列赛。而这段赛程,也被选手们称为“最诗意”赛道。
近年来,码头镇聚焦“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致力向全社会传递绿色、健康、低碳的时代新风尚,码头赛事在让群众在健身休闲的同时,更享受到了美丽风光。
今年4月29日,“天地缘杯”2018“跑游山东”邹平·码头站半程国际马拉松赛在这里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千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和三名肯尼亚高手参加。
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行进,如同在长城上登高望远。身边是碧绿的麦田,峻拔的国槐,错落的田畦,既有“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豪迈,又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之趣。
男子组季军田华东说:“赛道空气非常好,天气也给力,供水点的设置也很满意,整条赛道的美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赛后还吃到了码头镇的特产甜瓜,非常好吃!明年如果继续举办比赛,我还会来!”
沿黄规划:
已建成我市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民俗博物馆
目前,码头镇已打造出百年枣园、“顶瓜瓜”生态示范园、黄河梯子坝风景区、十里荷塘、李广田纪念馆五个比较成熟的景点。“顶瓜瓜”高效农业生态采摘园和邵家村的“百年枣园”都被评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前安村宇鑫大酒店则被评为三星级农家乐。
邵家村的“百年枣园”圆铃枣种植面积达500多亩,枣树13000余株,其中最古老的枣树已近400岁,被称为“枣树之王”。
前安村的甜瓜高效生态农业采摘园现有早春甜瓜大棚134个,面积300余亩;已有动物园区进行了重新规划扩建;新建了4所“游客之家”,并对内部进行了标准化打造;已经种植猕猴桃200亩,成为我市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填补了我市没有猕猴桃规模种植的空白。目前,前安村将形成300亩春秋季甜瓜、200亩猕猴桃的旅游采摘季新格局。
在码头,大寨、小寨、刘平等村是远近闻名的有机白莲藕种植基地。借此,码头大力发展成方连片的荷塘、鱼塘,并发展成为集垂钓、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基地。
同时,该镇还在三利农业科技生态园建设樱桃采摘基地300亩,无花果采摘100亩。并以此为契机打造了集休闲、旅游、观光、垂钓与一体的“桃花岛”,在村庄周边种植了600余亩以桃树为主、其他经济树种为辅的桃园。
码头镇“乡村记忆”工程建设不断深入——炭刘村农耕文化民俗博物馆显现雏形,这是该镇打造一批精品民俗博物馆的探索。目前,炭刘村农耕文化展室有藏品200余件,包括农耕用具展示和生活用具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