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打造人才创业高地,需“外力”也需“内功”
    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率团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考察学习。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张婧雨
  杭州市余杭区近年来的崛起,可以用“开挂”来形容——10年前的余杭,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01.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8.20亿元。仅仅用了10年,生产总值便达到169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位居省市前列。
  拥有5000年“良渚文化”、2000年“运河文化”和1000年“径山禅茶文化”的余杭,崛起的原因并非吃资源的“老本”,而是依靠“创新驱动”谋求蝶变,着实耐人寻味。
  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打造“梦想中”的创业高地、人才特区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入驻,是余杭区最大的发展机遇,那么庆幸的是,余杭抓住了。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可能成长为阿里巴巴。
  2011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挂牌成立,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可以说,未来科技城是一座“为才而建、因才而兴”的科技城——地处京杭大运河南端,坐拥西溪湿地,河网密布、野趣横生。早在1000多年前,宋高宗便欲在此地建都,留下一句“西溪且留下”。而在1000年后,马云说,未来科技城是他“梦想中创业的地方”。2013年8月,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一期项目建设完毕,阿里巴巴集团正式迁入。
  起步以来,未来科技城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呈现发展强劲势头,已经成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增长最快的人才特区。信息经济、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科技金融等产业集群快速壮大,主要指标实现了超常规、超预期增长,成为余杭区乃至杭州市和浙江省的重要增长极。
  2014年8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谋篇布局特色小镇、大力培育信息经济的大背景下,位于未来科技城腹地的“梦想小镇”扬帆起航。小镇依托未来科技城良好的人才和产业优势,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机遇,采用“有核心、无边界”的空间布局,致力打造世界级的互联网创业高地。
  目前,梦想小镇的创新创业势头良好,引进上海苏河汇、北京36氪等知名孵化器以及500Startups、Plug&Play等2家美国硅谷平台落户;集聚创业项目1519个、创业人才13900名,形成了一支以“阿里系、浙大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队伍,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在更大的范围内,小镇里涌现的创业项目和投资机构正在用互联网思维渗透传统产业、改造传统企业,“互联网+农业、+商贸、+制造、+生活服务、+智能硬件”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梦想小镇实现创新驱动与人文情怀的“兼容”,构筑“人才+资本+孵化”的创业闭环
  在梦想小镇策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了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秉承“产城融合、资智对接,有核无边、辐射带动,政府主推、市场主体,共生共荣、共享共治”理念,着力构建一个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办公创业空间、职住生活配套空间、精神文化空间一应俱全的众创空间,让创业者们在这里追梦、造梦、圆梦。可谓实现了创新驱动与人文情怀的“兼容”。
  在梦想小镇内,有近900年历史的古街,保留了章太炎故居、四无粮仓等文保单位以及一大批古建筑。特色小镇和众创空间的提出,为古街提供了除纯旅游开发、工业化带动或房地产驱动之外的另一条城镇化路径——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人的城市化为根本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为此,小镇确立了“三生融合、四宜兼具”(先生态、再生活、后生产,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开发理念。对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对存量空间按照互联网办公要求进行改造提升,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功能的有机叠加、共生共融,成为田园城市的新典范。
  人才和资本,是梦想小镇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为了加快集聚创业服务机构,做好项目组合文章,梦想小镇构筑了“人才+资本+孵化”的创业闭环:注重发挥创业人才和创业项目的磁极效应,加快集聚创业资本,同时借力资本的纽带作用,带动人才项目落户,从而推动资智的良性互动,实现“化学反应”;同时,梦想小镇积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基金运作强化资智对接,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目前,天使梦想基金已为250家初创企业注入资金;此外,积极引进各类孵化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多样化的新型孵化服务。目前已引进50余个各具特色的“种子仓”,基本涵盖了办公、融资、市场推广、技术研发等各环节的孵化培育服务。
  坚持“资源聚合”和“管放结合”,最大力度提升服务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创业门槛
  梦想小镇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聚合”。这对于营造充满激情的创业生态,可谓得天独厚。小镇充分借力浙大、阿里巴巴资源,搭建平台整合人才、项目、资本、孵化器等各类要素,使其成为创业生态中的阳光雨露。
  一方面,梦想小镇兼顾创业者工作、生活、商务需求,打造了形态完备的创业社区,为创业者“私人订制”了宜居宜业、高效便捷的创业创新生态圈。另一方面,还开发公共技术平台,引进科技文献查询系统和世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阿里巴巴的云服务、浙江大学的实验室,这些高级资源都面向创客免费开放。此外,还积极引进财务、法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商标代理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组成“服务超市”,支持企业购买中介服务。
  而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甘当“店小二”,坚持“管放结合”,围绕初创企业特点和需求,转变管理方式,加强服务供给,推动简政放权,打造最为宽松的营商环境。不仅降低了创业成本,还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在梦想小镇,统一配备了办公家具和网络基础设施,满足拎包办公要求。同时减免初创企业的场租、物业、能耗、宽带等费用,最大限度降低创业成本。在此基础上,转变以往“面对面、一对一”式的传统服务,将服务项目和服务窗口“搬到线上”,开发“O2O”云服务平台,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和用户体验。此外,着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对互联网创业项目放开住所要求、放宽冠名限制,对需要省市审批的实行“就地受理、网络审核、就地发照”,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创业门槛。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