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郝东:
“我们干的活,就是和死神争夺生命”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张猛猛 通讯员 蒋芳芳
  重症医学科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谁都知道患者进入医院的ICU,就意味着病情的危重和紧急,生命可能一去不返。就如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郝东所说,“我们干的活,就是利用先进的生命支持和监护技术、超负荷的体力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从死神手中抢回病人”。
  培养医患感情全身心地做好服务,“对每一名重症病人都用尽全力”
  有三件事郝东一直记在心里:第一件事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因为交通事故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最后离开了人世,值班大夫在交班的时候一度哽咽;第二件事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病人,患有噬血细胞综合征,白天还很稳定,能和医护人员交流,晚上就咳血不行了,扶着她的年轻大夫交班时哭得厉害;第三件事则是自己医院同事的爱人,因为罕见的腹腔出血,最终去世,提起来大夫们都哭得“哇哇”的。
  “在重症监护室上班,见过太多的生死,也有很多救不过来的病人。但是请相信,对每一个病人,我们都用尽了全力。”郝东说,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和病人有了感情才能更加全身心地服务好病人,而看到每一位重症濒死的病人逐渐康复,医护人员内心的激动可能比患者家属还要强烈。当前,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也逐步开展人文关怀工作,让病人减少焦虑和紧张,让病人“动起来”,更快地去康复。
  高频振荡通气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危重症病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从2002年创建至今,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能在省内外赢得声誉,靠的可不仅仅是用心呵护病人,更关键的是团队的坚守和技术水平。”郝东说,目前科室除去常规的生命稳定设备外,还开展了高频振荡通气技术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
  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采用正常呼吸频率4倍以上的通气频率,接近或低于解剖死腔气量的潮气量的通气技术,具有较好的纠正低氧血症的作用。近日,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就为一例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成功开展了高频振荡通气技术。该患者因重症肺炎、ARDS收治ICU,医护人员在前期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患者肺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予以患者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患者在应用该通气技术后,血氧饱和度较前好转,血气分析结果也提示低氧血症得到纠正,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的核心设备是“体外膜肺”,可以替代人体内肺脏的呼吸换气功能,让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病患身体各处,可以说是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2008年,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在全国率先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救治重症肺炎并ARDS患者,为重症肺炎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提供了最终的治疗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ECMO技术代表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有可能为疑难重症患者带来生命的奇迹。
  重症医学科坚持“精雕细刻、动态定量、滴定式管理”原则,助力生命之花从黯淡到恢复生机
  “每一个重症肺炎患者来到这里时,都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衰竭的器官就像一块破布一样,需要小心修补,稍微失衡患者的生命就无从挽回。因此,我们的原则是‘精雕细刻,动态定量,滴定式管理’。”郝东介绍,在重症医学科,患者诊治的每一步都严格遵循这个原则,以保证那些脆弱的生命慢慢恢复生机。
  患者床旁的任何医疗活动都是“动态的、定量的”,任何治疗方案的实施都是“滴定式的”——每个病床旁都有专职护士的动态记录,护理单上密密麻麻地记着病人一天的参数,包括每个病人每小时的尿量、每小时的输液量、每小时的呼吸和心跳变化、连续的动脉血压和体温的监测数据等等。而医疗团队会根据病人对每项治疗措施的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措施。
  “无缝隙交接班”是重症医学科的特色,科室人员通常在早上7:50准时在病人床头前交接班,10几个病人的早交班往往要进行1小时以上。交接时,包括医生与护士交接,医生与医生交接,护士与护士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新入患者的基本病情和特点,诊断和治疗的难点;老患者夜间病情变化,夜间治疗的反应,目前存在的医疗和护理问题,医护配合的要点,以及当天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各级医生对每位患者重点关注的内容等。
  “床头医护沟通卡是科室的另一特色。科室每位患者的床头都设有医护沟通卡,内容包括患者当天目标的液体总量、液体输注速度、目标能量(肠内营养的目标和肠外目标)、抗生素输注方式、血管活性药物如何应用等。”郝东说,医护沟通到位是确保“滴定式”管理的关键,可是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走到床头进行沟通,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医护沟通卡的内容”。
  而这些工整精细的数据记录背后,是滨医附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付出,是生命之花从黯淡到逐渐恢复生机的证明,更是“生命至重”人文理念引领医者行动的佐证。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