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敢为人先”系列评论之七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本报评论员
  南方学习考察,加快滨州发展,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谋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学习借鉴南方经验,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市各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滨州,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改革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级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要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满足民生需要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这次南方学习考察,我们学到了先进经验,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我们的差距。要正视差距,正视困难,认真对待当前我市发展遇到的阵痛,进一步提高站位,坚决扛起加快发展的重大责任,聚焦聚神聚力,把全部身心放在加快发展上。要实施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发展滨州“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基础支撑。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趟出一条独具滨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面加快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建设步伐。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级要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以更加强烈的为民情怀,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身有所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力气、出实招。特别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健康滨州建设,突出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城市困难群众等最需要帮扶的重点人群,确保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各级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破“唯GDP”的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要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动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如期高质量完成“六城同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滨州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开创生态滨州、美丽滨州建设新局面。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意至关重要。各级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接地气,经常走到群众当中,与老百姓拉呱唠家常,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深化平安滨州建设,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改革到不到位、工作干得好不好、成效大不大,不是党员干部说了算,而是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各级要将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把人民的“小事”放在心上,把人民的“福祉”作为担当,进一步从“我的政绩”中解放出来,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