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在清朝考个“教师编”有多难?
一个县两年才选拔一人

  侯玉杰
  封建时代,管理学校的官员虽然都是官员身份,但是很少参与行政事务,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其社会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一般高于行政官员,其薪水也比同级别的行政官员高出一倍。
  明清两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最高领导祭酒,都是受到敬仰的儒学大家,省级的学政,州县的学正,也都是饱学之士。
  清朝康熙版《滨州志》,收录有清朝初年的滨州学正名录,刚好十名,简介如下。
  王嗣佺,登州人,举人。升任知县。
  刘淮,成武县人,举人。升任国子监学正。
  高华,曹县人,岁贡生。
  吕宗武,掖县人,举人。
  郭允升,济宁州人,举人。考取康熙十八年进士。
  薛一堂,胶州人,岁贡生。
  张元佐,聊城人,岁贡生。
  郭璐,济宁州人,举人。郭允升之子。
  王文煜,掖县人,岁贡生。
  刘维枢,复州卫人,岁贡生。
  扒着门缝看历史。统计以上十人得知,担任滨州学正的最低学历是岁贡生。岁贡生是考不上举人的秀才们的基本出路之一。经过数年选拔,考试,再加上一定的年限,秀才们就可以被选拔为岁贡生,“贡”到北京的国子监学习,然后再经过选拔,就可以担任教官,直至担任学正。
  扒着门缝看历史。贡生的选拔,名额非常有限。武定府每年只选拔一人,滨州每三年选拔两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蒲台县、沾化县都是两年选拔一人。一个县,两年才选拔一人,还要经过层层考核,可见做教师的难度,也可见封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