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秉持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提速一次办好改革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宋国栋
  今年1—6月,全市平均每天新设立企业达195户,同比增长147%;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5%,增幅列全省第2位,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1.6%,增幅列全省第1位。在今年7月22日第四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营商环境峰会上,滨州市入选“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级市案例)十佳城市”。在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评选中,滨州市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综合评分列全国第78位。
  这些数据和实例,展现了我市全面深化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实现让权力瘦身、市场强身、百姓受益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滨州市把“一次办好”改革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直击痛点、难点、堵点,对标江浙粤,自我革新,确保“一次办好”改革让群众有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获得感、满意度。
  坚持先人一步,力求改革动作更快、措施更实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曾是不少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的切身体会。我市强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坚决破除适用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弹性尺度较大、反复随意补退材料等“旋转门”现象,通过精简材料、压缩环节、缩短时限等举措,为申请人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无论“见不见面”“跑不跑腿”“线上线下”,都要实现“一次办好”,着眼从“跑”转变到“办”,申请范围扩大至政府全部行政行为,从“办”的角度倒逼各级各部门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体制上,滨州市组建省内第一个市级营商环境监督局,统筹指导监督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中各部门进驻、委托事项的办理、中介服务机构管理;积极筹建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扎实推进“部门所属审批权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政务服务大厅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政务服务一张网集中”三集中,着力破解“一次办好”改革方面的体制障碍。
  机制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瞄准国际标准、国内先进,从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等6个方面量化指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在近日下发的《全省17市营商环境评价有关情况的通报》中,对我市6个核心指标进行了通报,其中“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获得电力”三项指标的办理时长分别较全省平均时限少1.2、2.7和3.6个工作日,提交材料(件)分别较全省平均件数少0.2、1.4和1.5件,营商环境评价得分列全省前六位。
  内容上,及早出台全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框定了11项重点工作和35个具体任务。其中,有些主要指标比省定标准再提档升级。比如,在省“3545”专项改革的基础上,我市自我加压,实现40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比省里再缩减5个工作日。此外,实现了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比省规定时限提前10天完成。
  坚持能放则放、减无可减,力求审批事项更少、流程时限更短
  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手棋,权力下放,某种意义上是“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是政府部门的自我瘦身、自我革命。
  在行政审批事项上,我市做到市级减无可减、放无可放。目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至294项,精简39%,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改革之初的226项减到32项。今年1—6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58万户,实有市场主体达27.66万户,同比增长17.61%,比商事制度改革之初增长16.15万户。
  在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方面,我市较2017年减少4个执收系统、6项收费项目和145项收费标准。在优化办事流程方面,我市着力提升进出口企业通关服务效率,完善优化出境货物检验检疫流程,时长在比全省平均流程缩短76%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取消延续25年的原产地证备案企业年审制度,实施区域原产地签证一体化,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属地备案、通报通签”。今年以来,滨州入境货物审单放行比例达39%,高于全省总体水平。
  在群众办事方面,我市力求做到简约畅通。对于市民办事频率较高的不动产登记业务等板块,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伊始就将涉及到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全部入驻,按新流程实现了5个工作日办结,从原有流程的日均办结528件提升到日均827件,效率提升56.63%。
  坚持“鲜”人一招,力求服务方式更新、质量更优
  在核心内容上求“鲜”。我市以新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启用为契机,着力构建“1+10”政务服务架构,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按职能转交分类设置行政许可事项办理、重点投资项目综合服务、工商注册登记服务等10大板块,并设置自助式服务大厅。目前,10大板块的53个部门(单位)、294项行政许可事项、45项其他权力事项已进驻完毕,为群众、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
  在重点领域上求“鲜”。按照“整合是原则、孤网是例外”要求,我市以组建市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印发实施推进信息共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信息资源归集、基础资源库建设等七个方面21项具体工作精准发力,大力推动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
  在关键环节上求“鲜”。我市扎实开展“一次办好”改革“一招鲜”难题攻关活动,确定了11项重点攻关课题,确保年底推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招牌菜”。特别是,针对“一次办好”改革中涉及面广、协同联动性强的特点,对可能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督查机构、审计机关全程参与,对“一次办好”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全程监督。近期,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市编办、市政务服务办等部门对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办事服务大厅窗口单位服务水平进行暗访督查,对办事难、办事烦、办事慢等35个具体问题通过各大媒体进行了集中曝光,不断向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发起“冲锋”。同时,就《全省17市营商环境评价有关情况通报》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聚焦体制机制、工作推进、责任落实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扎实做好问题整改落实。
  坚持一线(现场)工作法,力求问题发现得更早、解决得更好
  我市把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市县“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6月份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多次会议进行重点调度、推进和落实;7月下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分两组南下“取经”,对“一次办好”改革提标提速;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人深入“一次办好”改革一线、紧盯市县政务服务中心现场,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建立健全“一次办好”改革工作台账月通报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和推进落实力度。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积极作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进展缓慢、不能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进行重点督导跟踪;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依纪依规,严肃问责。同时,实施新闻舆论推进计划,以“两正一负”(两期正面改革典型宣传、一期舆论监督报道)为抓手,以新闻舆论力量推动全市在加大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方面走在前列。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