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放下手机陪陪家人
张炜
  近日,一则悲剧性新闻在各大媒体热传:北京一对8岁的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海边游玩时溺水,双双身亡。而姐妹俩的母亲,坐在沙滩上边玩手机边看孩子,等她低头发了个朋友圈,再抬头发现孩子不见了。
  低头抬头,阴阳两隔,世间的事,有时就是这么残酷。我们无法想象那位母亲此时的心情,她发在朋友圈的那条信息,也许将成为永久惨痛的回忆。
  趁着暑假,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快乐而有意义。还有能比跟孩子一起玩耍更高兴的事吗?这位母亲告诉我们,的确有,那就是手机的诱惑。宁可放弃陪护孩子水中嬉戏的乐趣,也得照顾好手机,也要发朋友圈炫耀。这只能得出一个判断:她早已养成了这个习惯。
  养成习惯的岂止她一人。回到家,夫妻相对无言,一人抱着一个手机玩的,有之;探望父母,没聊几句,忙着刷微信的,有之;朋友聚餐,不顾同伴,低头只看手机者,有之。而在大城市的地铁上,更是把这种习惯演绎到了极致:几乎人人低头看着手机,整个车厢安静得可怕。
  不知何时,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用手机的软件交流,正常的语言能力退化了;我们好像习惯了关注朋友圈,而懒得当面跟家人朋友聊天。这种隔着屏幕的熟悉,有时陌生得可怕。
  且不说长期看手机对视力、颈椎等的伤害,单就这“冷漠症”也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若是任其发展,我们就配不上“地球上感情最丰富的物种”,人际关系肯定要出问题,社会也会有乱子。
  怎么治?如同“戒毒”,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建议先从家庭做起。家庭可以向学校学习,在墙上设立一个“手机袋”,所有成员一回家,就把手机放在“手机袋”里,除非电话响,不然一律不准看。要是真不放心,不妨先在朋友圈发一条消息——“我已到家,有急事打电话,没事勿扰”。
  放下手机,省出的大把时间,可以陪孩子读书、玩耍,可以陪父母聊天、看电视,其乐融融,对身体也有好处。若是慢慢在家庭养成了习惯,就会把这种习惯带到工作中。
  其实,更多时候,这个“手机袋”就在我们心里。让我们一起呼唤面对面的温情、真诚的交流;让我们不再对着屏幕,而是对着家人和朋友的眼睛和笑脸说话。那时,你就会发现,这种感觉,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