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玉龙湖小学举办“读诗会”启幕新学期
该校的落成投用,极大地缓解了滨城区东南部学校规模偏小、校舍设施简陋的薄弱局面,实现了办学条件的大幅提升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葛肇敏王健通讯员任敬梅郭雷于雯雯报道)9月3日开学伊始,滨城区玉龙湖小学的1500名师生步入新校园,用一场“唤醒读书热情成就儒雅人生”的读诗会,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
  经过为期一年半的施工,6月27日,滨城区玉龙湖小学正式启用。目前,该校共有30个教学班,1330多名学生,130多名教职员工;整合了原滨城区第七小学、北镇小学、市中中心小学、平安小学四所学校的师生。该校的落成投用,是滨城区解决大班额工作的重要成果,极大地缓解了城区东南部学校规模偏小、校舍设施简陋的薄弱局面,实现了办学条件的大幅提升。
  “诗词教育”是玉龙湖小学重点特色项目,全校上下都进行诗词创作
  当天早上不到9点,玉龙湖小学的读诗活动就已经拉开序幕。在学校门厅里,孩子们齐声诵读一组原创小诗——《玉小赞诗》。这是过去两个月的暑假里,学校教职工和同学们共同创作的作品。童声琅琅,诗韵悠悠,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诵读为诗歌增色不少。
  除了门厅,本次读诗活动遍布学校各个场地,随处可见认真读诗的孩子们——在崇文广场矗立的孔子铜像前,几名学生向校工、保安诵读诗歌,表达对他们辛苦付出、保卫校园安全的感谢;在体育场的敏行广场,学生为玉龙湖小学的女足队员诵读诗歌——在刚刚结束的滨州市女足校园足球精英争霸赛中,该校女足荣获亚军;在学校的特色园区海棠园,学生们诵读该校教师创编的《三字经》,表达对校园的热爱;在每一间教室,学生们都陆续登台,诵读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
  尽管建校时间短,但学校秉承文化办学的理念,以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为着力点,发展学校“日新教育”。其中,诗词教育就是重点特色项目,在诗词氛围的感染下,全校从领导、老师到学生,都积极进行诗词创作。
  打造出“一馆四厅四基地”核心功能区以及“九园四带三广场”校园风景线
  参观这所刚刚落成的新校,记者能感觉到其布局、设计上的匠心和美感——功能教室的建设将“实用”和“时尚”充分结合,让整个校园散发出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俯瞰玉龙湖小学的三大教学楼区,便能发觉其造型的寓意——三大教学楼和综合楼呈“众”字型排布,意为“广纳贤良,合众一心”,体现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原则。以“一馆四厅四基地”为内容的功能区建筑简洁明快,温馨灵动。“一馆”为体育馆,其设施齐全,各类球场应有尽有;“四厅”设计为报告厅、门厅、艺术展厅和音乐中庭,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活动空间;“四基地”分别为书香再造基地、翰墨修身基地、艺术特色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力求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紧密融合,形成学校特色。
  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花园式美丽学校,学校在绿化景观建设中,也设计了“九园四带三广场”的校园景点绿化格局。梅园、海棠园、玉兰园等九个园区景色怡人;“四带”为校园景观绿化带,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三大广场”为崇文广场、德馨广场和敏行广场,广场分别设有孔子铜像、特色石刻和足球雕塑等标志性建筑。
  “新校的建成,不仅大幅提升了城区东南部校园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也有利于整合师资力量,发挥师资规模优势,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滨城区玉龙湖小学校长杨庆光说,“此外,还有利于现代化管理理念在学校的落地生根,有助于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打造校园亮点。”
  学校成立后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日新精神”确立为校园文化核心
  暑假的两个月时间,对于学生是休息,但对玉龙湖小学的教职工来说,可着实不轻松。
  “我们充分利用假期的两个月,完成了四所学校的组织合并,完成了师生新校生活的秩序化建设和学校内部设施的装备工作。”杨庆光说。同时,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划、教师团队的培训和整合工程、学校文化和学校基本制度的规划建设等,也都厘清了思路。
  新学校的新学期,要有新格局、新气象。玉龙湖小学一经成立,便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将代表创新发展、开拓进步的“日新精神”确立为学校的文化核心;将“始于日新、止于至善”定位为学校日新文化的主线,将“唤醒自觉、成全生命”定位为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旨在提升广大师生自觉成长、主动成长的内在动力。
  “今年,我们将在继续发展以‘翰墨修身’为理念的书法特色教育和以‘演讲励志’为理念的演讲教育的基础上,将书香校园建设和诗词教育工作打造成学校新的特色品牌和窗口。”杨庆光说。
  下一步,学校将把书法、书香、诗教和演讲四大特色融为一体,以“唤醒诗书热情,成就儒雅人生”为特色理念,大力开展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进校园活动。同时,也将继续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