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扶贫,重在“去根”
张炜
  日前,下村采访时,一位村支书自豪地说,上马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后,村里的贫困户每年定时“分红”,达到了脱贫标准。
  当然,对于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这样的扶贫方式无可厚非。但对于大多数贫困户,明明可以自力更生,却采取这种早已被抛弃的“输血式”扶贫,对长久的脱贫有百害而无一利。
  诚然,现在到了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各项指标让干部们压力很大。但无论如何也要认清,任务和指标,绝不是为了一朝一夕数字上的“光鲜”,而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我们扶贫的目的,绝不是某一时点收入超过贫困线的暂时脱贫,而是稳定脱贫,除了收入稳定超过贫困线,还要实现吃、穿“两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保障”。为了实现这些,就要持续用力,拔除“穷根”。
  拔除思想上的“穷根”。长久以来,很多贫困户习惯了“等靠要”,自己不想办法脱贫,指望着上级救济。还有的贫困户时间一长“穷怕了”,明明有劳动能力,却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这些心理,为脱贫制造了最大障碍。扶贫干部要循循善诱,鼓励和激励并重,让“等靠要”的贫困户树立“以贫困为耻”的思想,让“穷怕”的贫困户找到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扶贫措施,实现脱贫。
  拔除产业上的“穷根”。扶贫要长久有效,必须让贫困户有可靠的产业作为支撑。就像开头讲的光伏扶贫项目,绝不是为了简单的“分红”,而是给贫困户一定的“启动资金”,让他们发展某项产业,如养殖项目等。要针对贫困户的个体情况,帮他们甄选合适的致富项目,长期关注扶持,让他们实现稳定增收。
  无论拔除哪种“穷根”,都需要扶贫干部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真正沉到贫困户家中,精准区分,因户施策。简单地把钱一送了之,既不符合精准脱贫的初衷,也是对工作的不负责,当然也不会让贫困户彻底脱贫,将来反而有返贫的可能。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