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低碳经济与居民健康
滨州医学院韩春蕾

  2010年,中国在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改善居民健康进而实现经济、环境、健康等可持续发展,对我们国家尤为迫切和重要。本书的研究,可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提供导向性的理论指导,也能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学科,采用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健康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两者的协调现状及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首先,在充分分析了低碳经济和健康内涵的基础上,采用了广义低碳经济和广义健康的定义,采用LOWA算子法筛选指标,分别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居民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采取我国2000-2013年相应的指标数据,得到低碳经济综合指数和居民健康综合指数,作为我国低碳经济和居民健康现状的代表。紧接着利用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和居民健康的关系。
  第二,低碳经济对健康影响的机制理论分析,分别从作用机制、路径分析、以及理论模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低碳经济的居民健康效应分析。将低碳经济分解为经济因子、环境因子、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考察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效应。
  第四,研究低碳经济与健康的关系是否协调或“经济-环境-健康”三系统的协调状态的问题。
  本书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健康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两者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关系,同时存在短期波动;低碳经济对健康存在促进作用,但要经过一定的滞后期才能显现出来。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因子、环境因子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影响健康。不管选取怎样的代表性指标,也不管选取何种层面的数据,低碳经济的宏微观居民健康效应研究,均发现经济的增长和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健康的改善,同时低碳生活方式能够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关于低碳经济和健康的协调状态,2000-2013年间,我国的经济、环境、健康协调情况虽然得到改善,但仍处于“弱协调”阶段,尚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协调的系统关系,距离“优质协调”状态还有很大的距离。多目标优化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碳排放、绿化水平等指标是影响EEH系统协调的关键指标。
  最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经济-环境-健康”三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本书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即综合经济保障系统、环境保障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和制度保障系统的系统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居民健康的视角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首次构建了“经济-环境-健康”系统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在“经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和多目标优化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丰富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理论机制分析可为研究低碳经济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方面,低碳经济和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得到比单一指标或综合评价模型更为稳健的结果;组合赋权法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的缺陷;实证分析方面,改变空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和慢性健康效应的传统思路,从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居民健康效应,丰富了低碳经济健康效应定量分析的内容,改善了定性研究占主导的局面。多层面多类型数据分析的稳健性结果弥补了单一数据导致的片面结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