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小戏创作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为全省小戏创作问诊把脉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青博王健通讯员薛坤王蒙蒙报道)9月29日,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小戏创作研讨会在市文化馆举行。来自省、各地市宣传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编剧演员、文化艺术院团负责人坐在一起围绕山东省小型戏剧的创作和发展进行学术研讨。省文化厅二级巡视员刘敏等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一一发言,他们对参加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第三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的作品给予肯定,从反映的题材、剧目的特色、演出的质量、演员的演技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说,本次展演的作品既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又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文化和旅游部的艺术导向相契合,对戏曲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与会专家也指出了目前全省小型戏剧创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刘敏对举办此次小戏展演活动的滨州市政府和参加展演的评委、各地市文化院团表示感谢。他说,此次全省小戏展演之所以在滨州举办,是因为滨州在小戏创作方面成绩显著,以王新生为代表的一批滨州籍作家多年重视小戏的创作,在全省起到了带头作用。他指出,近年来,小戏的发展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剧团应当“两条腿走路”,既要排大戏,也要演小戏,积极创作编排小型戏剧。与大型戏剧相比,小戏的创作排演成本小,不需要请知名剧作,为当地编剧、舞美、作曲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也给本剧团的青年演员、演奏员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下乡演出、与其他剧院交流也方便。他希望,各地市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演出水平,多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剧,真实反映群众生活,准确塑造人物形象,流露出真情实感,助力山东的小戏创作走在全国前列。
  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张东林表示,目前全省小型戏剧创作形式大于内容,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喊口号、唱政策的生硬表演较多,院团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创作内容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而其他题材较少。建议应多创作反映现代城市基层人民生活题材的作品,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民、新时代的创业大学生、城市老人养老保健等都是很好的现实题材。作品的呈现应当靠润物细无声的人物刻画,而不是靠高嗓音、夸张的舞台表演吸引观众,这样才会创作出在全国舞台拿奖的好作品。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