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张康通讯员贾海宁王建彬报道)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沾化区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坚持“扶贫先要扶志,富口袋先要富脑袋”,发挥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的作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文化扶贫“富口袋”与“富脑袋”同频共振,走出一条文化惠民、文产融合、文化启德的文化扶贫特色之路。
文化惠民扶志,让贫困群众“零距离”享受文化服务
近年来,沾化区大力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精心定制文化大餐进社区、进村居,优先安排到各级贫困村,全区103个省定贫困村每年文艺演出不少于1场,现已累计演出800余场次。
同时,沾化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送健身器材、送演出设备、送报刊图书活动,全面提升贫困村的文化设施标准和服务功能,目前全区438个村全部建设健身广场,103个省定贫困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全部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80%,81个省定贫困村统一配发灯光、音响、锣鼓等设备,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求知、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
“自打村里有了文体活动,大家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少了,群众思想观念活跃多了。”泊头镇姜家窑村支部书记姜竹青说。“眼下,全村正集思广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了休闲采摘、观赏垂钓等15处旅游点,村里农家乐、玫瑰苗大棚已建成投用,下一步还要把遗失的制窑文化捡起来,修建古窑陶艺文化体验馆,让游客亲身体验陶艺制作,打造全区‘古窑陶艺文化旅游村’。”
“文化扶贫最难的不是缺资金、缺技术,而是如何帮助贫困群众把思想转变过来,扶贫先扶志,鼓起群众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干劲,才是真正抓住脱贫攻坚的‘牛鼻子’。”沾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孔令峰说。
“文产”融合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业致富
实现脱贫关键是要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沾化区推动“文化产业与扶贫、生态旅游、互联网”等融合发展,让贫困群众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变“输血”为“造血”,让更多的贫困劳动力端上新“饭碗”。
省定贫困村泊头镇徐万粮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穷则思变,村支部书记李克增说:“俺徐万粮啥都缺,就是不缺文化底蕴,当时打鬼子,俺村就打了胜仗,打鬼子的房子,现在还保留得很完整咧。”利用这一历史资源,泊头镇深入挖掘整理“徐万粮战斗”革命故事,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上做文章,建成徐万粮战斗纪念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村里成立笨鸡养殖合作社、莲藕种植合作社,把贫困户都纳入进来,绑到产业链上,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全村无劳动能力或鳏寡孤独的63人,45户都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娘家”。
下河乡村干部与贫困户结成网店“小组”,通过“文化+互联网”的形式,将小组内贫困户生产的大棚冬枣、蒲公英绿茶等农产品主打文化牌,增加文化附加值并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让电商扶贫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实施文化启德工程,增添文化扶贫新动力
以“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为主基调,沾化区广泛开展以好乡风、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新风”建设活动。建好一个农家书屋、建设一个村文化活动场地、有一个善行义举榜、有一个道德讲堂、有一整套村规民约、评选一批“沾化好人”、表彰一批“最美家庭”等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优良传统,倡树移风易俗,减轻贫困群众负担,营造文明和谐乡风。
滨海镇西河塄村73岁贫困户李忠岭照顾三个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的儿子40年,“最美母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围绕一个“德”字,沾化区在文化扶贫中开展首届道德模范、“沾化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各具特色的评选表彰活动,用典型带动贫困户,用榜样激励贫困户,在全区营造了勤劳致富为荣、懒惰等靠为耻的氛围。同时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倡树崇德向上的新风尚,村村实现“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善行义举”四德榜全上墙等方式,推动乡村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文化扶贫中,沾化区先后组织上百次“金晖助老”、“青春扶贫”、“结对帮扶”等志愿扶贫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弱有所扶、困有所帮、急有所解、危有人救的社会风气。
“唯有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将‘治德治愚’与‘扶德扶智’同步推进,构建农村思想道德新高地,补足贫困群众精神之‘钙’,才能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沾化区委书记丁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