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体育,正成为滨州的“朝阳产业”
张炜
  10月9日,新赛季乒超联赛拉开帷幕,滨州男女乒同日开战。其中,女乒由阳信鸿安集团和京阳科技联合赞助,是一支新军。
  从这些冠名乒超的企业,以及各种企业冠名滨州足球超级(甲级)联赛队伍可以看出,目前,越来越多的滨州本土企业正积极投身体育事业,成为推动滨州体育发展的坚实力量,而企业自身也从中获益。
  近年来,滨州体育硬件建设突飞猛进,奥林匹克场馆和公园、乒乓球馆、足球小镇等先后投用,让滨州拥有了全国一流的体育设施,具备了承办大型高级赛事的能力。已经举办的中澳篮球争霸赛、“滨州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山东省沿海骑行赛、首届“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等,极大地活跃了赛事经济,拉动了体育消费。
  与此同时,滨州大众体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市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有65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有25家。这些俱乐部的众多会员,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
  以魏桥创业向尚服饰、惠民体育绳网为代表的体育制造企业,也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向尚服饰的运动和休闲服饰实现年生产120万件套,年产值2.3亿元,西王肌肉科技生产的运动营养产品销售出口全球130多个国家,并成为瑞士女排大奖赛指定体育保健品。
  体育产业作为“幸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体育产业面临着人口红利、政策驱动及消费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据《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投资数据报告》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7万亿人民币。同时,资本及人才的进入也将为体育产业创新注入活力。
  在滨州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无疑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滨州人的健身意识仍需普及,体育习惯亟待培养。虽然越来越多的滨州人参与体育活动,但总量仍然不足。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健身宣传、组织多彩活动、加大场馆开放力度,把人们从酒桌、牌桌、电脑旁“拉到”运动场和健身馆;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人士作为志愿者,指导人们科学锻炼,养成良好习惯。只有体育消费群体不断壮大,体育产业的基石才会牢固。
  加大对体育企业的支持力度。无论是体育制造还是体育服务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或小型俱乐部,都要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培育其做大做强。如2018上海体博会,我市就引导22家企业参展,包括体育绳网、智能体育体验、体育健身培训等企业。
  企业与体育的“联姻”需要引导。优秀体育团队和愿意投资体育的企业,并非“天作之合”,得有人从中斡旋,找准双方需求和利益的契合点,明晰责任和义务。因此,培育和引进此类经纪人,也是当前所需。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