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10日,《惠民大众》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我区赴清华大学访问成功》的文章。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李淑霞 通讯员 王兆松 杨雪瑞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科技事业进入“春天”。大会明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澄清了长期束缚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是年,惠民地区召开全区科学大会,充实加强地区科委,恢复地区科协。第二年起,各县科委、科协相继恢复和加强,科技工作开始走上经常化、正规化轨道,科技事业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改革开放40年来,紧跟全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步伐,滨州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和创造性,营造开放与合作的环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文化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科技奖励振奋人心,科技产出成绩斐然,重要成果层出不穷
1979年1月23日,《大众日报》三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惠民地区奖励一批有成果的先进集体》文章,作者为张在湘、蔡中华。文中提到:“中共惠民地委、惠民地区行署最近在全区科学大会上,对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十一个先进集体颁发了奖金,同时宣布提升四十二名有成绩的科技人员。”
其实,早在1978年,惠民地区就对建国后取得、曾产生过重要作用的232项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其中对11项重大成果给予物质奖励。而从1979年起,地委、行署相继出台一系列考核与奖励政策,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建立规范的奖励制度。
1986年4月,制定《惠民地区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进步奖励暂行办法》,设立地区科技进步奖。同年11月,召开全区科技进步奖励大会,向荣获1984至1985年度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和奖金。1987年11月,地委、行署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表彰60名有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1993年起,地区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工作,开始一年一度地规范化实施。
1999年,滨州地委、行署首次设立地区科技贡献奖,并于2000年进行了评审,共对11项重大科技成果授奖。其中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3万元、2万元、1万元,奖金总额23万元。
2001—2006年,全市依据《滨州市科技进步奖励暂行办法》,共对1147项优秀科技成果授予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年4月30日,市政府印发《滨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科学技术奖分为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市技术发明奖。2014年1月7日,市政府对《滨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全市市级科技奖励经费比过去提高了6倍。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地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涵盖科技创新工作各个方面,为全市科技工作迅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环境逐步形成。仅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围绕科技奖励、知识产权、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服务等方面,就制定出台各类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21个,科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制度,强化科技项目监管,规范科技奖励程序,不断提高科技工作社会公信度,为全市科技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滨州科技奖励力度、广度的不断刷新,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在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其中,“十一五”期间,全市共申请专利5176件,年均增长50.95%,授权专利3099件,年均增长58.95%;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6人获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奖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622项;登记重要科技成果617项,其中588项为应用技术类成果,29项为软科学类成果,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行业和领域,解决了全市经济发展中一批重大、关键问题,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
“十二五”期间,全市取得科技成果705项,比“十一五”增长14.82%;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省科学技术奖43项,表彰市科学技术最高奖8人,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93项,市自然科学奖18项;表彰市专利奖283项。
与清华大学合作持续28年创出“滨州经验”,全市5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991年7月10日,《惠民大众》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我区赴清华大学访问成功》的文章。其内容如下:
惠民地区赴清华大学访问团一行33人,于6月23日至28日参观访问了清华大学。
我区访问团由地委副书记冯宝璞任团长,行署副专员赵延孝、政协工委副主任尹致中任副团长。进京后受到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梁尤能、常务副书记黄圣伦、副校长贺美英等领导同志的会见,先后进行了三次洋溢坦诚会谈。
……
这次访问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通过参观和座谈,建立了友谊。第二,通过交流和协商,双方初步产生了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合作关系意向。清华大学将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的开发、新成果新产品的转让,联合创办新产业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我区将为清华大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开展科技活动等提供基地、场所等方便条件。三是利用清华大学的力量,帮助我区解决棉花、石油化工、盐化工等深加工问题,搞好经济开发。
市科技局农村科技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姚华军,是滨州与清华“联姻”的有力见证者——27年前,当时在惠民地区行署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工作的他接手这一业务,此后20年他都是直接参与或具体组织者。
1991年7月初,清华大学6个系的28名研究生来到惠民地区9家企业,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并完成各类课题25项。
“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首次探路便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和地区、学校、企业、师生‘四满意’的效果。”姚华军告诉记者。
当年10月,在北京清华园召开的第一次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上,时任惠民地委副书记冯宝璞代表惠民地区作了《我们是如何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题发言,引起轰动。“滨州经验”誉满清华园,得到了国家教委肯定,并在其他基地进行推广应用。
时至今年,已有27批(2003年因非典中断一批)65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来我市参加社会实践科技服务活动,涉及实践单位300个,完成各类项目508项,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
查阅姚华军精心整理的滨州与清华大学合作大事记以及相关资料汇编,记者发现,从1991年起,以社会实践为媒,清华大学与滨州的合作全面展开,合作领域迅速拓展到人才培养、咨询服务、产品开发、成果转让、青年教师锻炼等各个方面,并探索出了“博兴酒厂模式”“滨南化肥厂模式”“沾化造船厂模式”等多种合作形式。
改革开放初期,惠民地区的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散见于民间企业,渠道不畅,规模有限。至1995年,与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农协开始合作,首批11名农业研修生到日本进行农业研修。1996年12月,地区科技外事办公室成立,设在地区科委,归口管理全区科技外事工作。
1997年11月,沾化县粮油总公司与澳大利亚签署的《中澳一万公顷草场综合开发》项目被列入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实现了滨州地区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零的突破。
2002年,市政府决定成立滨州市科技合作中心,赋予其组织开展滨州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职能,并全面协调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关系,组织开展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随着科技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市不断拓展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起政校企全方位合作平台。目前,全市535家规模以上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建立了武汉理工大学滨州研究院、复旦大学滨州技术转移中心等联合创新平台。魏桥与苏州大学共建高端铝材制造及应用技术研究院,开启魏桥铝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西王特钢与中科院合作全面深化,引领特钢行业发展方向;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获批建设山东省品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愉悦家纺与东华大学共建俞建勇院士工作站,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建立滨州研究院等。今年6月,加拿大院士专家滨州双创基地暨中加科技成果滨州产业化中心在滨州高新区揭牌,标志着我市在推进高端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新步伐。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创新平台雨后春笋般涌现
企业是最活跃的经济细胞,既是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新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增强,科技创新载体功能不断强化。
1988年,惠民地区第一家企业科研机构——渤海活塞集团科技开发中心成立。1989年,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建立。随后,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先后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以增强企业发展的实力和后劲,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至2000年底,全市拥有市属科研机构7家、县属科研机构5家,民营科研机构为零;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家、市级7家。
这期间民营科技企业开始发展。1985年,国家开始允许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办科技开发企业。1994年,惠民地区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地区白癜风研究所注册成立。其后,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新生事物在全区迅速发展。
1999年7月,行署下发《关于加快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以及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加快全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至2000年底,民营科技企业类型已涉及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等形式,经营范围几乎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主要集中于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医药、食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全区经各级科委审批认定的各类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04家,从业人员共1.27万人,其中科技人员2506人。
1998年,《滨州地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计划》启动实施。至2000年底,全区共培植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技术创新龙头企业1家。2002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4.2亿元。
自2011年获批建设首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8年11月,全市共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含示范中心8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4家,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其中1家为省品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同时,加强对市级创新平台的认定和管理,先后制定出台了《滨州市企业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滨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滨州市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全面加强市级科技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批准建设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家、市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5家、市级创新型企业30家、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家。组织实施了全市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了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兽医生物技术与疫苗药品研发平台,启动建设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全市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62%,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三位。
滨州知识产权工作在众多领域亮点频现,不断纳入省、国家视野
如果说科技是撬动经济腾飞的“杠杆”,那么知识产权无疑就是这根杠杆的“支撑点”。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技术创新的激励与保障措施,为大量发明创造的涌现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1985年,国家《专利法》颁布实施。是年,山东省专利管理局建立,而惠民地区相应的业务工作由地区科委兼管。
1986年5月,滨州化工厂职工金保国提交惠民地区第一份专利申请——液环式化工流程泵,当年全区专利申请总量为7件。
1992年6月,惠民地区专利事务所设立,为科级事业单位。1998年6月,惠民地区专利管理局成立,为副县级事业单位,成为全区主管专利等知识产权事务的职能机构。
“由于长期以来持续着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工业基础薄弱,专利意识不强,因此相当一段时期,惠民地区专利申请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兵表示。
进入20世纪,伴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扩大,以及市委市政府、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对专利工作的日益重视,专利申请与授权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1年,我市年度专利申请量首次过百件,达到136件;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71件;2009年,专利申请量首破千件,2010年突破2000件,2011年突破3000件,2012年突破4000件。
统计显示,我市年度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件用了15年时间;首次突破1000件用了23年时间,突破2000件和3000件则分别仅用了1年和10个月,在全省所占的位次也大幅前移。
2006年,市政府设立滨州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至2007年底,全市六县一区全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2010年4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成为全市首个市级专利工作意见。2010年,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直20家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
……
作为自主创新的“晴雨表”,滨州专利事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市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政策法规、宏观管理、服务手段、区域核心竞争力等的大发展、快提高。而通过一系列先行先试、开创性的工作,滨州知识产权在众多领域亮点频现,不断纳入省、国家视野。
2013年1月、11月,我市相继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行列,滨州在知识产权方面实现了直接与国家层面对接,在奖励、平台建设等方面优先获得支持。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141笔,融资金额达19.04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滨州不但实现了稳步推进,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而且创出了自己独有的发展模式,诸多省内“首创”在滨州产生。尤其是2016年度,专利权质押融资份额超过全省的13%,而且融资额仅列济南之后,居全省第2位。
2014年6月,市知识产权局与山东省专利保护技术鉴定中心签订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黄河三角洲区域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模式。滨州成为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企事业单位和经济发展的首个也是目前惟一的“试验田”。
同年,按照“私人订制”“私企订制”模式,筛选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亚光毛巾3家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开展个性化专利数据库推送服务。2014年10月,滨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跨入全国专利信息利用重点促进单位行列,成为全国第25家,也是全省17市中惟一一家。
2017年11月23日,滨州知识产权学院、山东知识产权数字信息中心揭牌。作为全国第二家、江北第一家高职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学院,滨州知识产权学院以培养输出应用型、实战型、操作型知识产权全能人才为目标,力争成为国内知识产权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化服务示范基地,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支撑。
……
滨州科技创新历经起步、全面展开、协调发展、快速发展、特色发展五个阶段
40年改革开放,滨州科技工作也历经五个阶段,从初春迈向盛夏,从蹒跚学步的小儿长成英姿勃发的青壮年。
“从2000年左右,我市科技工作逐渐由单纯的项目管理拓展到宏观管理、成果推广、技术贸易、专利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涉及社会多个领域。”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介绍。
起步阶段(1978—1987年):1978年,惠民地区召开全区科学大会,充实加强地区科委,恢复地区科协。1979年起,各县科委、科协相继恢复和加强,科技工作开始走上经常化、正规化的轨道。由此,科技项目逐年安排,知识分子政策相继出台,各类科研机构陆续建立,科技服务网络逐渐健全,科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事业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全面展开阶段(1988—1991年):1988年,随着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各级领导科技意识逐步提高。地委作出实施“科教兴惠”战略的决定,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科技兴海、科技兴社会和发展高新技术的“四兴一高”工程,科技工作被提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协调发展阶段(1992—2000年):1992年,全区围绕海洋资源、区位、科技三大优势,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开发。1994年,作为“科教兴滨”的重要举措,地委、行署作出决定,在全区开展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活动。六县一市按总体部署,在三年时间里先后通过国家验收,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行列。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滨”战略,强化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全面完成“十五”“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滨州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复。
特色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黄河三角洲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控制中心建成启用。国家“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专程来滨州视察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滨州市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并连续三届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7%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以上。新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新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7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人跻身泰山学者行列,3人进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40年改革开放,与我们用科技、抓创新始终相生相伴。未来,科技创新必将与经济、社会实现更紧密融合,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提供动力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