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聚焦首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引关注
与会专家为我市如何建设示范区“支招”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裴庆力田政
  11月27日,滨州市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研讨会召开。会上,来自中国粮油学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中国农科院、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机构的专家,围绕我市如何建设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及滨州市起草的《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座谈发言。记者特将部分专家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张桂凤:
  做到“六个坚持”,《三年行动计划》定能见成效
  由于工作原因,张桂凤近30年每年都会来到滨州,这块土地让她留恋。对于滨州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领域实现了“五个全国第一”,她感到非常高兴。
  张桂凤认为,《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方向明确、思路清晰。
  “希望《三年行动计划》能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科技引领、产学研相结合,发挥科技人才力量。我期盼并坚信《三年行动计划》能见到成效。”张桂凤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院长翟江临:
  在科技支撑模式上突破,做延伸产业链条的下游产品
  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融通发展是现在需要思考的。翟江临介绍,目前基本模式是专家库专家提出科研题目并做研究,但做出来的科研成果和企业需求有差距,横向服务多,新领域新产品少,这是现在要解决的大问题。
  翟江临指出,滨州要在粮食产业融合上有大发展,就必须在科技支撑模式上实现突破,在此基础上,做出一到两种真正延伸产业链条的下游产品。但是如何实现科技支撑模式突破则需要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探讨。现在做的一些产品不是技术不可行,而是市场不接受。所以建议滨州在做粮食产业科研题目时,除了听取科研人员意见,还要听取企业技术人员和市场销售人员的意见。
  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王莉蓉:
  建议《三年行动计划》做到“三兴一强”
  对《三年行动计划》,王莉蓉建议做到“三兴一强”,即绿色兴粮、科技兴粮、质量兴粮,品牌强粮。“绿色兴粮”是在粮食种植的源头上实现绿色,建立优质粮、优质麦、优质玉米的良种繁育基地,降低粮食种植中的土壤污染。
  “质量兴粮”核心是抓住标准建设,标准是质量的硬约束,要利用现有优势,让企业成为标准的领跑者和制定者。“品牌强粮”是建立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通过打造品牌,做大做强粮食产业。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孙长坡:
  企业要在粮食循环链里抓取最合适自己的一段
  经过多年发展,滨州成为粮食行业的一张名片,应该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在促进粮食转型升级方面承担更多责任。孙长坡指出,滨州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核心要素是人才、创新,除此之外还要把握企业往哪方面转,要对此进行把脉、定向。
  滨州提出打造产业链闭合循环,关键的是企业要在循环链里抓取自己最能做到的一段、最合适的一段。《三年行动计划》要进一步细化、落地,将滨州的政产学研用作用发挥出来,两年后定会获得超出预期的收获。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与产业处处长陈庆印:
  要充实完善产业经济模式和考核内容
  陈庆印认为,滨州出台《三年行动计划》非常及时和必要,这对以后怎么发展、如何发展制定措施和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陈庆印表示,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可以继续充实企业之间融合内容,比如加工和收储的融合,粮库和农民的融合,银行、农民、收储企业间的融合,加工企业和市场的融合,可以将融合的内容再充实,进行多方面探索。另外,在融合经济里,不要局限在几链、几条怎么发展,要在产业经济模式和考核上再充实、完善。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