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带动国土空间的高价值利用
——滨州小开河引黄灌区落实“国家战略”开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2017年12月18日正式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成为全国首个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目前,小开河流域已调查记录到20目56科127种鸟类。(侯贺良摄影)

    小开河灌区将一片荒地滋润成水泽林茂、鸟鸣鱼翔之处。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默通讯员鲍建平
  今年是小开河灌区通水20周年,共引用黄河水50多亿立方米,新华网、光明网、澎湃网、经济日报等相继刊发文章,就泥沙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报道;还入选了山东电视台“超级工程”栏目、“跨年演讲晚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栏目,入选滨州市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事件。二十年时间,历史一瞬,转眼之间,小开河灌区却是芳华展现。
  建成于1998年的滨州小开河引黄灌区,最初建设目的仅仅是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和解决人畜吃水困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并实施后,该灌区在“国家战略”支持下,依靠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致力生态建设,从一个传统意义的引黄灌区跃升为以水为“基”的大生态支撑系统,灌区所覆盖的100多万亩国土空间由“艰苦环境”变成粮棉高产区,多年平均增产粮食15万吨,增产棉花5.6万吨,并演进为高效、宜居的绿色发展高地,成为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范例。
  这里的老百姓不再喝苦咸水、涮街水,而家家户户的水龙头流淌着黄河水的甘甜。
  这里的田野不再是“望天田”,而是全国粮食重点县、“吨粮田”。
  这里的工业不再是荒芜一片,而是现代化的工厂车间。
  这里的大地不再是“电线杆子比树多”,而是国家湿地公园。
  以黄河水科学综合利用为主线的小开河灌区生态建设,显著改善了灌区固有的脆弱生态环境,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提高了灌区所在国土空间土地产出水平和发展要素聚集能力
  滨州市历史上长期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我省“欠发达地区”,也是我省最后撤地设市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辖区大部分处于濒临渤海的黄河三角洲腹地,生态环境差,农业基础薄弱,同时缺乏发展二三产业的要素聚集能力。小开河灌区地处滨州市北部沿海地区,涉及滨州市黄河以北滨城、开发区、惠民、阳信、沾化、无棣、北海经济开发区七县区,是滨州市生态、经济状况的典型代表。该区域属于“退海之地”,土地盐碱化严重,加之可利用的水资源只有地表水,多年平均降雨量575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0%~80%,降水与灌区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协调。水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差,导致灌区范围内农作物品种种植单一且产量低,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城市缺乏吸引力,二三产业长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小开河灌区通过以黄河水科学综合利用为主线的生态建设,极大丰富了灌区范围内的生态资源,直接和间接地服务了滨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突破了水资源瓶颈,实现了水资源的供需动态平衡,同时通过生态输水和工程措施实现了对黄河泥沙的最大限度利用
  1、根据季节提供灌溉用水的同时,丰蓄枯用,形成了一次蓄水8000万立方米的能力
  一是灌区内兴建了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平原水库5座,解决了灌区城乡饮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问题,实现了农村饮水城市化;乡、镇、村修建的小型水库有12座,形成了长藤结瓜的模式。二是灌区内16条大中型河流,每条河流的下游都有拦河闸,一方面拦蓄雨洪水,另一方面存蓄灌溉尾水。800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保障了水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2、采取治本措施化解引黄泥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般引黄灌区沉沙池都建在渠首地段,而小开河灌区上游村庄稠密,如果采取渠首沉沙,一是村庄搬迁产生移民;二是占用耕地,审批困难;三是渠首沙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此,小开河灌区在国家水科院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干渠比降,将沉沙池设在51.3km外的灌区中游,集中沉积黄河泥沙,开创了远距离输沙的先例。上游浑水灌溉,泥沙进入支渠容沙区和田间。中游沉沙池区域,地势低洼,盐碱成片,周围十几公里没有村庄,区域广阔,沉沙池占地2600亩,采取以挖待沉的运行方式,每年清淤40万立方米左右。由于黄河泥沙含有多种肥力,对盐碱地有改良作用,原来寸草不生的土地,变成了盛产棉花的良田。还用作公路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土。灌区通水20年来,累计消化泥沙近1500万立方米。
  (二)水是生态之基,水资源条件的改善,使灌区土壤含盐量显著降低、气候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
  1、土壤含盐量下降,土地质量明显改善
  灌区建成以后,土壤盐渍化程度逐年降低,盐碱土占灌区土地面积的比例由1998年的23.14%,下降为2015年的14.1%,重度盐碱土的面积也有大幅度下降。经调查,灌区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机质提高了82.3%,全氮提高了16.5%,速效磷提高了74.6%,速效钾提高了58.7%。土地的可种植面积增加,连地面积逐步扩大。
  2、灌区局部气候明显改善
  灌区建成以后,对水资源的大量引用和浇灌,增加了这个地区土壤、植物等的蒸发蒸腾量,同时也会提高大气的湿度。灌溉区内的空气湿度比其他地方普遍提高了8%,地表的平均年蒸发量也增加200至300毫米。
  3、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增加
  2015年至2017年,小开河管理局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了“小开河引黄灌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共发现昆虫89种(增加山东省新纪录1种);高等植物378种(增加鲁北地区新纪录2种);鱼类37种;鸟类127种(增加滨州市新纪录22种);土壤采样共分离得到纯培养菌株142株,并分离得到了一个世界新种Luteimonasrhizosphaeraesp.nov,(命名为Luteimonasrhizosphaeraestrain4-12
  T)发表在SCI期刊上,样品现保存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浮游植物47种;浮游动物7种;底栖动物21种;两栖动物7种。
  鸟类多样性呈现出3个特点,即一是有的种类从无到有,二是有的种类从少量到常见,三是有的种类由候鸟到留鸟。
  在更为专业的微生物资源调查方面,山师大生命科学院从小开河流域七个采样点采集土壤,发现微生物数量增加明显。鉴于土壤盐碱度与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增加,印证了小开河流域盐碱环境的显著改善。
  山师大生命科学院调查结论认为:物种多样性的提升增强了灌区湿地生态系统、平原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了灌区抵御环境因子干扰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湿地范围,给生物增加生活空间,管理局流转土地近千亩,将一侧道路外移;还采用高标准围网,对生态保育区的核心区域,进行了封闭,防止人为干扰破坏,更好地保护了水质,增加了生物的舒适感、安全感,正如小开河管理者所说,我们的湿地公园不同于城市公园,城市公园是为人而建,这里的湿地公园就是为生物而建。为了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他们拒绝了有关单位联合开发旅游的要求,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绿水青山。
  (三)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与小开河灌区生态环境改善的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
  1、灌区农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在传统农作物产量、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小开河灌区农业逐步实现由小生产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变,自南向北分别分布着主要供应京津市场的蔬菜种植区、依托中裕麦业等龙头企业的优质麦种植区、具备品牌效应的冬枣种植区、国际良好棉花中国重点项目区以及国家“渤海粮仓”项目区以及生态畜牧区,农业规模化程度、组织化程度、科技含量、产品品质等都有明显提高。
  2、小开河灌区成为全国引黄灌区中第一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滨州发展全域旅游创造了资源条件
  小开河管理局将90公里干渠建设成为林水一体、清香四溢的绿色景观长廊,2016年将中游2600亩沉沙池建设成了省级湿地公园,2017年获批了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支渠随着灌区续建配套的实施,斗渠随着小农水重点县的建设,尤其是“路网、水网、田网、林网”四位一体的实施,渠系绿化向纵深延伸,整个灌区绿化格局已经形成,部分绿化节点、区域实现了景观化、景区化,成为市民近郊游的好去处。
  3、小开河灌区水资源体系在渠首和渠尾两端,分别支撑了滨州中心城区的发展和北海经济开发区新增长极的开发,成为滨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小开河灌区相对完备的水资源体系,支撑起了滨州新区“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城市规划,使滨州成为宜居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吸引了几十亿、上百亿级的二三产业项目在滨州落地发展。尤为可喜的是,北海经济开发区处于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盐碱海滩,因为有了小开河灌区水资源体系支持,保障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个成立于2010年的省级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包括5个特色园区的产业新城和滨州新的增长极。
  灌区管理部门将工程管理主体和科研主体合二为一,是小开河灌区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最主要原因
  在全国黄河流域几十个引黄灌区中,滨州小开河灌区拥有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引黄生态灌区;全国第一个进行模型试验灌区;全国第一个靠自流远距离输沙灌区;第一个采用宽带声学多普勒自动化量水的灌区;第一个被评为全国水利风景区的引黄灌区;全国第一引黄灌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等。另外,小开河管理局独立或合作承担的多个科研课题获得省市级科技一等奖,如《小开河引黄灌区泥沙长距离输送与优化配置研究》课题,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开河引黄生态灌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荣获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先进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荣获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小开河灌区管理部门的工作创新:既当好工程管理主体,又主动扮演科研主体,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和科学研究,进行预防性的科学调度、动态调控。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