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
打造“三大品牌”干出“小院”特色
  滨州日报/滨州网见习记者康曌通讯员魏哲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成立于2015年,是滨州建院时间最短、规模最小的市检察院派出院。近年来,该院结合实际,确立践行“四个理念”、实现“四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围绕“规范、创新、提升、争先”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精智”检察工作品牌、“青春”检察文化品牌、“人文”检察党建品牌,基层小院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围绕中心大局,致力“精心”服务
  开发区检察院把检察工作放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坚持“站在全局看检察,跳出检察干检察”的理念,主动融入大局、积极保障大局、全力服务大局。
  开展“聚焦中心、服务发展”走访调研活动,提供“一对一”特色检察法律服务,有效协助非公企业解决强迫交易、合同用工、整章建制等实际难题30余件。加大对危害非公企业的各类刑事犯罪打击力度,从严办理非法集资、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15件,依法批捕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19件34人。建立重点项目服务跟进机制,实行班子成员“一对一”联系重点企业,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区分预防套餐类型,切实增强预防的针对性。联合市场监督、卫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监督活动,以农贸市场、超市销售的食品和网络餐饮以及食品加工销售企业的卫生环境为监督重点,针对专项活动中发现的网络餐饮服务商家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企业生产的桶装水质量不合格问题、餐具消毒配送中心卫生环境不达标等问题依法发出检察建议,加大食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
  依托信息科技,推动“智慧”检务
  开发区检察院深耕监督主业,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智能型检察监督矩阵平台。
  打通“一条路”,在全省率先建成网络版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将讯问过程实时转化成笔录文字,准确率达97%以上。启用卷宗智能管理系统,研发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率先建成刑事执行检察执法记录平台,对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全程留痕。
  织密“一张网”,加强与法院、公安、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联系沟通,实现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率先设立全市首个派驻公安机关检察室,重点对五类案件进行网上网下双线动态监督。
  开启“一双眼”,与有关单位建立视频联动机制,通过检察监督电子眼,将执法、司法行为全程置于镜头下。通过环保监控系统发现,督促有关部门关闭37处不合格养殖场。
  归拢“一束线”,依托民生公共热线,将市长热线、食药环、城管、国土等信息分流、归拢,建立动态数据库,拓宽了检察监督渠道。通过向监管部门发出限期整改的检察建议,督促对辖区内所有小饭桌经营户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关停6家不符合标准的“小饭桌”。
  架起“一座桥”,在开发区乡村、企业、社区、学校设立检察官联系服务点,公布检察机关职责、联系方式和微信公众号,聘任检察联络员218人,搜集基层“微声音”,搭建检民“连心桥”。
  激活队伍素能,筑梦“青春”检察
  开发区检察院35岁以下干警人数占全院比例为79%,本科学历占85%,队伍年轻化特点明显。开发区检察院将检察工作的特点与干警的职业需求相结合,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素质兴检、文化育检的文化建设模式,努力打造“青春”检察文化品牌。
  以打造学习型检察院为目标,深化业务和岗位技能培训。实施“一对一”人才成长工程,实行青年检察人员培养导师制。通过青年干警列席检委会、AB岗锻炼的形式,提高其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实行“1+N”办案模式,采取“个人申请+办案工作调配”模式,进行岗位人才“双向交流”、定期轮岗。建立命名检察官办公室及专业化办案小组,推出青年干警列席检委会、实庭考核、公诉“微课堂”。近两年来,共10个集体、32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