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5日
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需多方面协同发力
王松高小晨
文章字数:1,258
  新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需要从产业协同、技术攻坚、政策创新、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范式。
  产业协同:构建融合发展新生态
  产业协同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石。首先,要推动三次产业间的深度融合。重点加强数字经济在农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其次,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鼓励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创新联合体,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紧密型协作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再次,要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些新兴技术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攻坚: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技术攻坚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首先,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我国数字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前沿技术研发,推动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再次,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领域国际产业技术标准制定,推动我国数字产业与国际接轨。
  政策创新:优化融合发展环境
  政策创新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明确界定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规范数据开放标准、数据权利归属、数据使用伦理等内容,构建数据汇交、开放、流通、交易机制。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举措,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再次,要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基础设施:夯实融合发展基石
  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先决条件。首先,要加快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等规模部署,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其次,要加强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以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为特征的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构建“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的一体化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再次,要加强交通、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王松,山东生态文明学院;高小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本文系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原则与实践路径研究”(2024XTN061)、山东省社科联2023年度人文社科课题“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功能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2023-DYZX-56)”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