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致力“综合实力更加雄厚”——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滨州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管林忠
  编者按今年年初,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全面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滨州,要达到: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创新动能更加强劲、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乡区域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治理更加完善。事实证明,这一宏伟目标以及各项工作安排,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市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按照“争一流、上水平”的工作总基调,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开辟新境界、实现新跨越。从今天起,本报推出6篇年终专稿,总结一年来我市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滨州取得的新成就,与全市人民共享发展的喜悦。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关停电解铝产能269.2万吨的情况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铝产业仍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0亿元,增长1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3%。作为滨州铝产业龙头的中国宏桥集团荣获中国“2016-2017年度最具竞争力铝业集团”称号,其母公司魏桥创业集团位列2017中国企业500强第36位,并连续7年居全省民营企业首位。
  铝产业的发展是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2017年,全市各级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瞄准“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六产”等重点工作领域,按照“六个更加注重”的发展思路谋划发展、推动工作,三次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新上了一批大项目,涌现出了一批新亮点,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进出口总额、国税收入等指标增长较快,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作为实体经济发展重要参考指标的全社会用电量,更是累计完成861.7亿度、增长4.8%,总量居全省第1位。
  “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基,我市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更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重点就是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而作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领头羊的铝产业,在2017年却遭遇了必须关停电解铝违规产能的困境,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把其看作是促进经济规范科学有序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清理整顿、补办手续,努力争取电解铝纳入正规产能轨道,最终认定电解铝产能660万吨,产能规模仍居全省前列。同时,结合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果断采取“两断三清”措施,对“散乱污”企业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这为骨干企业、骨干产品争取好的产品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我市电解铝产量每月减少了23万吨,但铝价却较去年上涨了20%以上,带动全市铝产业产值增长了10%。
  2017年,我市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精准发力,横向构筑产业群、纵向拉长产业链,强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滨州制造”向“滨州智造”跨越。据统计,前三季度,“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0亿元,增长10%;新型化工产业实现1165亿元,增长17%;粮食加工产业实现937.5亿元,增长9.4%;家纺纺织产业实现998亿元,增长10.9%;畜牧水产业实现658亿元,增长2.7%。“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四梁八柱”作用更加突出。
  农业接“二”连“三”造就出“新六产”
  今年9月12日,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交流会在滨州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粮食局负责人、全国知名粮食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先后到我市的粮食骨干企业,观摩三产融合、循环经济、精深加工、质量追溯体系,实地考察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滨州模式”。期间,滨州被授予“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称号。
  目前,依托粮食产业优势,我市初步形成了以邹平玉米、博兴大豆和滨城、惠民、阳信小麦精深加工为主体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成长起了以西王集团、三星集团、香驰控股、中裕食品为代表的“十大”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循环融合、惠民安全”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我市还把打造1500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列入“十三五”规划,并出台了《关于打造千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二十条意见》,从而为粮食产业续航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把发展“新六产”作为拉伸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重要抓手,紧紧依托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沿黄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产品从低端生产向高端品牌迈进。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除了粮食产业享誉全国,在肉类生产上,我市支持鸿安、亿利源等重点企业发展,扩大“粮改饲”面积,壮大养殖规模,扩大品牌影响;在林果生产上,围绕沾化冬枣、阳信鸭梨等特色产品,研发新优品种,稳定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绿色、优质名牌,最终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了“新六产”的跨越式发展。 
  服务业“以高补晚”步入“云时代”
  2017年9月—10月,京东云与滨州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京东首届沾化冬枣电商节”,整个首届京东沾化冬枣节活动销售沾化冬枣百万吨,销售额达千万元。
  10月26日,京东生鲜自营和沾化冬枣商家更进一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被誉为“世界第一果品”的沾化冬枣正式开始在京东平台上自营。通过创新性的政企联合,滨州开启了农产品上行、探索现代新型农业和电子商务的新篇章。
  作为《财富》全球500强的知名互联网企业,京东集团与我市联手打造出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今年年初,京东集团与滨州市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将京东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经验与滨州特色产业资源相结合,推动滨州新经济产业发展,提升当地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互联网+”为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滨州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
  我市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的另一大合作企业就是华为。于2016年9月落户于北海经济开发区的滨州大数据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引进和发展的招商引资项目,也是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试验田”。滨州大数据产业园集呼叫中心、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13个功能于一体。其中,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4.9亿元,正在施工。智慧云小镇,是最核心功能区,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倾力打造,计划投资49.6亿元,整体规划设计已招标完成,产业规划编制正在进行中,其远期目标是将北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建设发展成为服务京津冀、辐射华中东、面向全世界的大数据产业聚集中心。
  与京东、华为等企业的合作,将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与我市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相结合,细分行业市场,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实现了工业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消费产品的个性化供应,促进了服务业“以高补晚”,快步迈入“云时代”。
  基础设施正在打通统筹发展的“血脉”
  今年10月1日,在中铁十局滨港铁路二期工程三标项目部S311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桥机将第一片32米预应混凝土梁平稳地放落在桥墩之上,标志着滨港铁路二期工程首架成功,正式进入架梁施工阶段。
  滨港铁路二期工程南起沾化区泊头镇,北至滨州港,全长65公里,是山东省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铁路第五纵”——滨临快速通道的起点工程。中铁十局承担的DK48+279.09跨省道311特大桥为跨越311省道而设,桥梁全长1161.09延米,桥下净孔不小于5米,是全线重要控制性工程,也是二期工程首个开始进行架梁的特大桥。
  滨港铁路二期的建设,把国铁干线(德大铁路)、央企干线(黄大铁路)有机串联起来,将有效完善我市铁路路网布局,并进一步解决制约港口快速发展的疏港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步凸显滨州港在货物运输等方面的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先行。2017年,我市加快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港口方面,2个3万吨级油化码头建成投运,3万吨级航道交工验收;一类开放口岸上报中央编办待批;小清河复航工程正在初步设计。铁路方面,滨港铁路二期完成投资5.5亿元,进入架梁施工阶段;济青高铁邹平段青阳隧道成功贯通;阳信地方输煤铁路一期专用线已经动工;济滨城际铁路线型确定、滨海快速铁路预可研完成;黄大铁路滨州段全面开工。公路方面,总长度19.5公里、总投资5.05亿元的东北外环一期工程竣工通车,极大缓解了205国道城北段交通压力;渤海21路北延通过行业审查;滨海路已开展迁占。
  随着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市统筹发展的血脉正在被打通。这必将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重要的支撑。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