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盐场 殷商时期,渤海南岸成为商王朝的唯一制盐中心。在古代,大宗物资一般经水路运输,商代甲骨文曾提及了舟船这类水上交通的重要运输工具。根据卜辞记录,商朝大臣“弜”曾代表商王到产盐之地敛取盐卤,其时间是在殷历二月即夏末,此时河水涨满,便于行船运输。渤海南岸地区商代所产盐制品经过河流运往内地应是可能的。而滨州古时河道纵横,正适合水运的方式。
食盐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运输的
从渤海南岸地区的古河道、商代盐业生产作坊群及对应的盐工定居点、内陆腹地聚落群空间布局看,它们在空间分布上与古河流走向大体一致,并有规律地分布在古河流的两侧。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盐运路线是以水路为主的。
从相关文献记载及后世学者的梳理和研究来看,先秦时期,流经中原地区,从渤海南岸一带入海的河流主要有黄河、漯水、济水、漳水、徒骇河等。殷墟卜辞有五百多片提及了“河”,“河”就是后世所谓的黄河。黄河在这一段时期内主要流经商王朝的王畿区,其支流洹水又正好经过殷都。此时黄河又从今黄河河道以北至天津一段范围内漫流入海,而黄河支津的九河主要分布在今惠民、阳信以北,沧州、黄骅以南地区。滨州一带在殷商时期通过黄河及其支津与安阳殷都相通,具有非常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沿古黄河支津、古济水、古漯河等河流溯流而上直达中原腹地应是当时盐业运输的主要路线。而沿泰沂山地北缘的东西古道向西直达中原地区,则是盐业运输的另一主要路线。
商王朝如何对渤海南岸的盐业进行管理
渤海南岸地区是殷墟时期商王朝直接控制的、唯一的产盐之地和唯一能通往海洋的地方。基于沿海地区盐业资源的开发,渤海南岸地区最终也形成了以沿海盐业和盐工定居地为导向的聚落分布格局。
这种聚落分布格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大多分布在便于食盐外运的河道两侧,并由滨海向内陆腹地形成了三大分布区。第一分布区位于滨海平原,是盐业生产基地。第二分布区位于咸淡水分界线两侧,其聚落是盐工及亲属人员的定居地。这里的居民为制盐场所专门烧造煮盐用具和生活用陶器,制作和修理收割燃薪工具,平时还饲养家畜、渔猎动物为盐工筹备肉食。第三分布区则是位于内陆腹地的聚落群,其职能是为制盐场所和盐工定居地提供后勤保障和军事保护。这里是农耕区,居民种植农作物为盐工及其亲属人员提供粮食。此外,他们还要把山前平原的木材和石料运往滨海地带,同时负责把食盐向内陆和中原地区外运。这种不同功能聚落群分布格局的出现,显然是人为的、有计划、有组织统一规制的结果。
除盐业生产和聚落遗址的分布有一定规制外,数量庞大的盔形器也遵循着一定规制进行制作。渤海南岸所出盔形器在同一时期内的形态基本一致,口径、腹径大小统一,口径在16-18厘米、腹径在17-18厘米、通高在22-25厘米之间变化,容量也差不多,演变轨迹也比较一致。各地盔形器都按照一定样式生产,专业化、制度化生产程度较高。
而这些,都是由一个个更高等级的聚落人群具体负责组织和操作。如博兴寨卞、惠民大郭、滨城兰家等,都属于高等级的聚落。聚落里的居民生活在有壕沟环绕的村落内,贵族享用着代表特殊身份地位的青铜礼器,控制着更多的占卜、祭祀行为权,使用着来自其它村落制作的用具等,消费着更多的肉食和牺牲(如牛、猪)资源。这些高等级聚落,其贵族墓葬内出土青铜器的族徽符号都能从安阳殷墟找到,显示墓主人与商王朝关系密切,有些本身就是商王朝东封的方国,有些族氏直接来自安阳殷都,个别甚至是地位很高的王族。当时的盐业生产活动和相关的物资流动就由这些商王朝派来的贵族直接负责、管理和控制。商王朝通过封国或派过去的贵族一层层地控制了渤海西南岸地区的盐业生产。
古今制盐方式有什么不同
从夏商周至明初,滨州一带的制盐方式都是以煮为主,有时还采用煎盐的方式,史称“煮海为盐”。用锅(商周时为盔形器)为煮,或称之为熬,用浅盘为煎,其实差别不大。
煎煮盐要经过制卤和煎煮两个环节,即要煎煮,必先制卤。古人没有现在的仪器,而卤水想要凝结成盐则需要一定的浓度。那么,卤水的浓度古人是如何看出来的呢?古人一般用莲子检验卤水的浓度,莲子沉证明卤淡,横浮证明卤度不足,莲子立浮于卤液面,才能达到结晶浓度,然后注入盘中煎煮。
由于成熟莲子难得,到清代各场多用煮熟的黄豆或黑豆试卤,豆沉则卤淡,豆浮中半则五六成,豆浮卤面即八九成。还可用鸡蛋检验,卤淡则鸡蛋下沉,卤成时,鸡蛋横浮卤面。其它制卤和煎煮办法几乎与商周时期大同小异。唯一不同就是卤水暴晒以后,要将饱含足卤的草木灰堆集起来,放于牢中(筑一方形土台,高三四尺左右,周围筑堤坝形小墙,灶户称之为“牢”)。牢底侧通一小孔,与牢外所修储卤坑相连,淋出卤水流入储卤坑。这种方法叫“淋卤”。
商周时期一些盐业遗址在发掘中也发现一些类似遗迹,但学界意见不统一,有的认为此时已使用淋卤法制卤,但也有专家认为当时的制卤方法与现在的一样,采用的是滩晒法。
到了明代初年,滨州一带才开始出现晒盐法。据《明史·食货志》载:“山东之盐有煎有晒。”《天工开物》载:“明洪武三年,海丰有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这是当地关于晒盐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年间,海润、海盈二场有煎有晒。但当时技术还不成熟,只是小范围试用。直到明嘉靖元年(1522年),官府传福建盐民来海丰场传晒盐技术,海丰盐场遂率先易煮盐为滩晒制盐。永利场晒盐则始于清初。
据《山东通志·盐法志》载:“康熙十八年(1679年)山东定为十场两县。登宁、石河、信阳皆从煎,永利、五家岗、永阜皆从晒。”煎晒并用的有富国、西由、涛雒、官台四场。是年,全省废煎兴晒,一改沿续数千年的旧工艺。但实际情况是整个清代还是有煎有晒,直到民国,晒盐法才完全代替煎盐。此时的滩晒工艺又根据节气分为春晒和秋晒。春晒得盐多,秋晒得盐少。
晒盐方法古今虽有不同,但修滩、上水、制卤、结晶、收盐等诸工序基本一致。其中制卤是利用自然条件将海水、井水逐渐浓缩成饱合卤的过程。古代制卤多采用灰淋、土淋等淋卤法。现代制卤则采用滩晒法。其中一种滩晒法叫平赶卤。海水或卤水进入第一段蒸发池后,顺着一个方向逐步跑下,同一行蒸发池浓度相同,到最后一步浓度达到饱和。也就是说,蒸发池有好几级,一级级地往下,卤水浓度一级级地升高,直至饱和。
除此之外,解放之前,滨州还有一种制盐方法,就是土盐制作方法。土盐系淋碱土所制的盐,质劣而成本高,但分布很广,是滨州历史上除海盐外的另一盐种。据《山东省盐业志》记载,凡地有盐碱均可产土盐,滨州的博兴、沾化、无棣、惠民等皆善产土盐。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鲁西南地区仍有晒土盐的。土盐生产也分制卤、结晶两个阶段。将碱土置于苇席之上,用水冲淋,流入淋缸,即可卤水,再经杂质沉淀后,可用于结晶。结晶也分为晒制和熬制两种。
商周时期,邹平、博兴一带内陆地区也发现不少盔形器。据专家考证,这些盔形器与煮海盐无关,应该是当地用为熬煮土盐的,卤水原料则应来自当地咸水井里的水或盐碱。现在,邹平、济阳一带还有用卤水井中的卤水点豆腐的。这些卤水应该是商周时期内陆地区的制盐卤水原料之一。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