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支队
  1947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准备派华东野战军主力带领一批地方干部于1948年上半年渡江南下,在国民党的大后方开辟新的解放区,争取尽快地全面转入反攻,解放全中国。9月,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分为内外线两个作战兵团。在许世友、谭震林率华野二、七、九、十三纵队为内线兵团(亦称东兵团),继续担任山东的内线作战任务的同时,由陈毅、粟裕率一、三、四、六、八、十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组成外线兵团(亦称西兵团),越过陇海路,挺进豫、皖、苏地区,力图打乱重点进攻山东的敌军的后方部署,协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进攻;同时协同已进入大别山地区的刘邓大军,完成开创中原解放区的战略任务。
  部队南下的同时,中央要求由华东局负责抽调一批地方干部随同南下,开辟新的解放区,支援江北解放区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反攻,建立大军渡江作战的前方基地。根据中央指示,华东局具体确定这些干部主要从鲁中、胶东地区抽派。
  1947年11月初,从鲁中抽调的第一批干部约1000余人,在沂源县鲁中区党委党校集中,11月上旬由沂源出发,东走穆陵关,从益都以东过胶济铁路,经寿光、广饶,从柳桥渡黄河,经博兴、滨县到阳信、无棣一带待命。11月底,第二批从鲁中抽调的干部1000人左右,在鲁中区党校集中,沿第一批干部的北上路线,于12月20日左右到达阳信待命。1947年12月底,第三批鲁中干部,也就是鲁中区党委党校的全部人员700余人,从沂源出发,从益都以西过胶济路,从柳桥渡黄河,到无棣待命。1948年2月中旬,第四批从鲁中一地委抽调的公安干部约200人,以地委为单位集中编队,由张洪林带领,从益都、张店之间穿越胶济铁路,3月上旬到达阳信待命。从鲁中抽调的这四批干部共约3000人,于1948年3月底先后到山东惠民地区的阳信、无棣两县待命南下。
  1948年1月,华北局组织部部长李林在惠民地区召集胶东区党委负责人开会,布置抽调干部随华野西兵团南下事宜。会议结束前,胶东区党委副书记金明即返回胶东,布置调干工作。从胶东北海、东海、西海、南海四个地委抽调的干部,3月初开始动员,以地委为单位集中,3月中旬从各地委出发。当时烟(台)潍(县)路的龙口、潍县等重要城市尚为国民党军队占领,不得不绕道而行。为躲避国民党飞机的空袭,昼宿夜行,先后经掖县、寿光,从羊角沟渡过小清河,复走广饶、蒲台,从王庄渡过黄河,经利津、滨县,4月7日前后到惠民的桑落墅一带集中待命。从胶东地区调出的干部,大约有1000多人。
  到1948年4月初,在惠民地区集中待命的干部,除上述鲁中、胶东两地区的4000余人外,又增加了从滨海地区抽调的一批干部,华东局党校的一批干部和华东局从各地区、直属各部门零星抽调的干部,也有1947年夏从鲁南、鲁中地区转移到惠民地区的干部,总数约在1万人左右。
  1948年3月到4月初,在华东局组织部部长李林主持下,将这批干部中的女同志,老、弱、病、残和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南下的干部继续留在惠民地区学习,其余的6000人编队南下。4月上旬,鲁中地区南下的干部,从滨县、无棣等县出发,向华野西兵团驻地濮阳出发。4月12日,胶东地区的南下干部从惠民的桑落墅乘军车到平原县,然后步行赴濮阳。同时,鲁中地区的干部,从博平分批乘西兵团派出的汽车到达聊城并稍事休息后继续西行,经莘县、观城到濮阳。4月下旬,从山东调出的全部南下干部先后到达濮阳,随即编入随营学校,进行政治和军事学习,校长为陈毅。
  5月20日左右,根据中央调整后的战略部署,随营学校领导决定抽调部分山东南下地方干部随西兵团去苏、皖及豫东工作,经自报公议并组织批准,有1000人左右先行随军南下,其余同志仍暂留随营学校,为南下进行思想动员和行军的物质准备。
  6月1日,南下中原的5400余名干部,编为中原支队,金明任支队长兼政委,周季芳任副支队长兼副政委,熊少南任参谋长。中原支队下设6个大队,大队以下设中队(也有叫营的),中队以下设分队和班。中队都建立党支部,分队和班设若干党小组,与大队的政治处共同配合做好军途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整个中原支队各大队于6月上、中旬先后从濮阳向中原局所在地豫西进发。根据当时敌我占领区的情况,不可能由濮阳直线前住豫西,不得不躲开敌占区迂回行进。实际行军路线是:从濮阳出发北上,经清丰、南乐、大名、魏县、成安等县到邯郸过平汉路,在邯郸以西稍事休整后,转而西进,经武安、涉县过东阳关,经黎城、潞城到晋东南的长治市,在这里休息几天,转而南行,进入太行山区,复经高平、晋城、出太行山经沁阳到达孟县境内,急行军19个钟头渡黄河越陇海路,后在洛阳以南休息两天,继续行军。从龙门过伊河,经伊河县境到达临汝,宝丰县交界地区。7月30日前后,中原支队的全部同志分别在临汝县的魔冢营和宝丰县的官衙村一带的十余个村庄住下,受到了中原局领导的热烈欢迎。对于他们的到来,邓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胜过十万大军”。
  8月下旬,根据中原局的决定,将中原支队的干部分配到陕南、桐柏、江汉和豫西地区。8月底至9月初,去陕南、江汉、桐柏地区的同志先后出发。9月中旬,中原局为系统地总结出较完整的新区工作经验,将留在豫西工作的同志集中分配到豫西五地委的临汝、郏县、宝丰3个重点县和鲁山、禹县两个副点县进行试点。为加强领导力量,由豫西区党委副书记金明兼任五地委书记。其中,临、宝、郏3个重点县从县、区、乡的党政领导干部到工作人员,都由南下干部担任,先后到达工作岗位开始工作。豫西新区试点工作从1948年9月开始到1949年3月结束,在半年的时间里,主要完成了征粮支前、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动员参军等4项任务,基本上完成了中原局交给的新区农村工作试点的任务。
  1949年3月,中原局为迎接大军渡江和全国解放,决定再次抽调大批干部南下江南开创建设新的解放区。5个试点县的南下干部,除南下一部分同志继续坚持外,抽调400人左右,离开原工作岗位到河南巩县集中,待命过江,6月,确定随军到湖南工作。1949年10月,从豫西试点抽出的干部,除分配其他地区和部门者外,有240余人到了湖南邵阳地区。
  注:此件出自山东省档案馆
  资料整理:卢艳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